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方農村報資訊:今年以來,廣東省臺山市不少對蝦飼料經銷商反映,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競爭越來越大,利潤越來越薄,還要賒銷,“這樣的生意不劃算”。南方農村報記者了解到,當地蝦料經銷商賒銷每包飼料的毛利僅2-4元,與其他地區10元左右相去甚遠。在蝦料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經銷商回扣越來越高的今天,利潤卻越來越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臺山較為特殊的市場因素,也有人為因素。
臺山的現狀,會不會是整個蝦料經銷行業以后市場局面的提前上演?
毛利率不足3%
9月12日,在臺山從事對蝦飼料經銷的王生(應受訪者要求,使用化名)獲知客戶李某剛賣了一批蝦,便急匆匆到該客戶的蝦塘,希望對方結清其所欠飼料款。見到王生的到來,李某很配合地拿出帳單,同時聲明,結帳可以,但要飼料價格打折。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意見終于達成一致。出于對資金回收的考慮,王生作出讓步,以每包飼料的成本價加4元的價格進行結算。
王生隨后對記者說,一包有4元的毛利不算太壞,有的時候有2元就成交,只要能收回貨款就行。
據了解,臺山蝦料經銷多采取預付6成貨款、賒欠4成至收蝦后再結帳的方式.如:某養殖戶計劃養一造蝦需要10萬元飼料,就預先支付6萬元給經銷商,經銷商則保證其飼料供應,直至收蝦。賒欠的4成貨款,在養殖戶收蝦后還款時,成為其與經銷商討價還價的籌碼。
王生經銷的是行業內某知名品牌蝦料。以該品牌2L號飼料為例,出廠價為7400元/噸(合148元/包),廠家給的返點(讓利)為1000元/噸(合20元/包)。與當地其他經銷商一樣,王生給客戶的開單價格為142元/包,但在最后結帳時,養殖戶又會以各種理由要求其打折,通常折扣為10-12元/包,最后,留給經銷商的毛利只有2-4元/包。 “實際的毛利率還不到3%,僅相當于銀行利息。”
“廠家給經銷商的返點,臺山的養殖戶個個都知道。他們討價還價的時候,只給你留2-4元的毛利空間。”王生感嘆道,“你不干,他下次就去別的經銷商處拿料了。”
搶市場兼爭現金
在王生看來,養殖戶有討價還價的資本,是當地非常規的市場競爭造成的。“有的經銷商用低價搶戰占市場,以量取勝。在臺山多數經銷商銷量都大幅下降的時候,個別經銷商的銷量卻在狂增,一年能賣四、五千噸。”
利潤越來越低,不少經銷商與王生一樣,選擇了收縮市場。王生往年有六、七百噸的銷量,但他估計今年只有兩百來噸。甚至這兩百來噸的銷量也是不得已才銷售的,“為了回收以前的欠款,不得不與客戶保持生意往來,不然欠款難收。”
據記者了解,經銷商搶市場只是造成飼料低價的一大原因,另一原因是經銷商對現金客戶的爭搶。
飼料廠今年起對資金控制偏緊,對經銷商的現金流提出了更高要求。現金客戶因此成為各經銷商的爭奪對象,這時,價格戰是最有力的武器。不少經銷商向記者證實,只要是現金客戶,大都可以最低價格買飼料,即成本基礎上每包加兩元。這就造成賒銷養殖戶在有能力結帳時,也都紛紛要求按現金交易價進行。
對現金客戶的激烈爭奪也與臺山獨特的市場環境有關。
據了解,在臺山從事對蝦養殖的人,95%都是非臺山當地人,其中約8成來自浙江。當地業內盛傳,某某經銷商賒銷飼料給一外地養殖戶,但該養殖戶在收蝦后卻不知所蹤,經銷商無從追款,只能自己承擔損失。對外地人的信任度不夠,使經銷商更加青睞現金客戶,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進行爭搶。
養殖戶從中得益
“廠家之間的競爭大了,給經銷商的返點也越來越高。”一不愿透露姓名的飼料廠銷售經理向記者介紹,2003年以前,返點一般不超過500元/噸,但到現在,基本都翻番了,1000元/噸,有的廠家甚至達到1200元。
王生的感受是返點越高利潤卻越低:以前返點雖然低,但銷售時基本不用倒貼返點,有10元/包的毛利,而現在看起來有20元/包的返點,卻只剩下不到4元的毛利。
“低價最直接的受益者是養殖戶。”王生認為,他目前銷售的蝦料品牌,養殖戶實際使用2L號料的價格僅為130-132元/包,這與5年前的價格相差不大。
但這5年內飼料原料的價格卻是成倍增長,如果飼料質量沒有發生變化,那么確實是廠家和經銷商將部分利潤讓給了養殖戶,養殖戶是直接的受益者。
與臺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他地區的蝦料經銷商利潤水平則高得多。記者了解珠三角其他地區多位經銷商發現,賒銷的毛利多為10元/包,而現金交易的則為4元/包左右。
一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經銷商的利潤水平越來越低是行業的趨勢,但臺山經銷商利潤過低,也不利于行業正常發展。“希望臺山的現狀不會成為整個蝦料經銷行業以后市場局面的預演。”
南方漁網編輯:石明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