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漁業專業會議精神,大力推進水產健康養殖行動,鞏固水產品藥殘專項整治成果,保障養殖水產品的質量安全和有效供給,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目標,以落實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為手段,動員全國水產技術推廣體系的技術、裝備和網絡優勢,大力組織推廣養殖水產品質量關鍵點控制技術(HACCP),引導水產養殖者轉變觀念,加強對養殖過程中投入品的規范使用和管理,努力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質量安全的水產養殖業。
二、工作目標
通過組織“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服務聯合行動”,凝聚水產技術推廣體系的力量,發揮好水產技術推廣體系的作用,達到以下目標。一是大力組織宣傳、培訓、普及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質量標準、控制措施和水產健康養殖技術,提高水產養殖者的質量安全意識,轉變養殖觀念和理念。二是在對水產養殖者提供健康養殖技術服務的基礎上,通過對養殖生產過程中投入品和產品質量控制的技術服務,強化水產養殖技術推廣、病害測報等公益服務職能,提高水產養殖生產過程質量自控能力。
三、主要工作內容與實施步驟 (一)探索建立水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服務體系
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服務體系,是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有效供給的重要途徑。各級水產技術推廣機構、水產養殖病害防治中心或疾病控制中心等要結合自身的職能,探索建立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服務的長效機制,要在當地漁業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不斷加強自身技術能力建設和隊伍培養,逐步開展水產苗種、飼料、飼料添加劑、漁藥等投入品的質量檢測,養殖水產品藥物殘留檢測,養殖水質監測等工作,逐步形成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的長效管理機制,發揮好水產技術體系的公益性職能。
實施步驟:
1~4月制定實施方案;5~10月試運行;11~12月,總結并提出改進計劃。
(二)推進水產品質量安全技術的試點示范
以漁業科技入戶示范縣、健康養殖示范區、水產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場為重點,以實施HACCP技術為核心,以落實主推技術、主導品種、病害防治和規范用藥技術為主線的健康(生態)養殖技術示范,強化漁業水域環境監測、投入品(苗種、漁藥、飼料、飼料添加劑等)的質量檢測,健康和生態養殖技術指導與服務,加強養殖生產全過程的控制,推動水產養殖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生產,不斷提高養殖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盡快實現全部無公害生產要求。
實施步驟:
1~4月為籌備階段,各省制定適合本轄區的具體實施方案,包括編制技術指導方案、組裝集成技術、編印技術及相關資料、組建項目管理和技術服務組織,舉行啟動儀式等;5~10月為項目實施階段,開展全面地技術指導與服務,注重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和關鍵性技術問題;11~12月為項目總結和驗收階段。
(三)從源頭抓起,做好投入品技術服務
針對目前水產養殖生產中投入品的不規范使用給養殖水產品帶來的藥殘等質量安全隱患,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各地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做好水產養殖健康技術、水產品質量安全有關法律法規的培訓,提高水產養殖者質量安全意識,轉變養殖觀念和理念,規范養殖生產行為。
二是從苗種繁育入手,推進水產養殖良種化,努力擴大良種覆蓋面。采用國家級和省級水產原良種場提供的優良親本,利用水產技術推廣體系所建的基地、示范場等,組織健康種苗的繁育和推廣應用;加強對水產苗種生產場的技術指導和苗種質量檢測,為養殖者提供健康優質的水產苗種。指導和組織各省之間水產苗種信息通報和交流。
三是指導養殖生產者落實水產養殖生產的兩項制度、五項登記,規范水產養殖生產日志,重點是水產養殖用藥記錄,建立和完善水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建設。
實施步驟:
1~4月為籌備階段,制定實施方案,落實責任制;5~10月為項目實施階段,具體做好相關技術指導工作;11~12月為總結階段,并提出改進方案。
(四)深入開展水生動物防疫工作
由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組織有關省站(病防中心),并聯合科研單位做好水產養殖疫病常規監測和重大疫病重點監測工作;試點開展水產養殖病害的預測、預報和預警工作,提高對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能力和對突發疫情的快速反應能力;試點建立水產養殖病害的遠程診斷專家隊伍,并試點開展遠程診斷,指導養殖生產者科學防治魚病;協助漁業主管部門開展好執業漁醫和漁藥處方制度的試點工作。
實施步驟:
4月底前部署2008年重大水生動物疫病專項監測工作;5~11月組織實施;12月份總結專項監測成果。
(五)繼續組織開展國家標準漁藥科技下鄉活動
在江蘇、浙江、四川、廣東、福建、山東和湖北7省區開展國家標準漁藥科技下鄉活動。活動由我站、中國水產學會、相關省水產技術推廣站(中心)共同組織,重點漁藥生產企業、地縣水產技術推廣機構、養殖生產單位等參加。活動地點原則上在縣區舉辦。活動形式由啟動儀式、技術講座、巡回技術指導、技術培訓、贈發技術資料、技術咨詢等部分組成。計劃發放技術資料6類、10萬冊,培訓人員5萬人次,技術指導7萬人次,培訓師資150人次,全部過程有關媒體跟蹤宣傳。
實施步驟:
1~3月籌備階段,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編制技術指導方案、技術資料和舉行啟動儀式;4~10月下鄉指導階段,11~12月工作總結。
四、有關工作要求
(一)各級水產技術推廣機構(病防中心)要充分認識實施“聯合行動”的重要意義,統一思想、精心籌劃、統籌安排、分步實施,努力取得實質性成果,實現水產健康養殖推進行動目標。
(二)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制定統一的實施方案,并加以部署;各省級水產技術推廣站根據本轄區漁業中心工作和區域特點,從解決當地水產養殖業發展中存在的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入手,制定切實可行的配套實施方案。方案要有明確的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并報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備案。由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牽頭、各省級水產技術推廣站負責人參加,組建項目實施領導小組,負責部署、協調、檢查和監督工作;各省級水產技術推廣站負責組織本轄區內的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負責本轄區的具體項目實施工作。
(三) 各級水產技術推廣部門要按照我站的統一部署,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穩步推進實施方案的各項工作。要注意總結經驗,樹立榜樣,發揮宣傳示范帶動的作用,提高行動的輻射效應;要加強對行動實施的監督指導,積極爭取有關單位的支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