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
上色。
拓印。
完成。
垂釣發燒友王先生,在贊皇縣南平旺水庫釣到了一尾15公斤的大鯉魚。他在互聯網釣魚論壇上發帖,讓釣友們一起分享興奮。發帖后,有網友給他支招,可以請人做魚拓。昨日,西安的專業魚拓大師阿永應王先生之邀來到石家莊,為王先生平生釣到的這條最重、最大的魚現場制拓。
15公斤的鯉魚
9月27日,垂釣發燒友王先生在贊皇縣南平旺水庫釣到一條重達15公斤的大鯉魚。這在他不算太短的釣魚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當天,回到石家莊后,王先生到釣魚論壇發了帖子,炫耀了一番自己的成績。同時,他也不無遺憾地介紹,自己的大魚已經死了,他放到了大魚缸里,然后把魚缸放到冰柜里,把冰柜的溫度調到零下1°C左右。為此,他特意向網友請教,怎樣長期保存自己的戰利品。
帖子發出后,網友們紛紛祝賀。10月1日,有一網友則支招,可以請人做魚拓,并提供了陜西西安一名專業魚拓大師阿永的聯系方式。
王先生當即與阿永取得聯系,阿永則痛快地答應了王先生,并約定10月12日到石家莊現場制拓。
準備
昨日下午1時30分,在于新華路上的王先生的單位。洗手間的地板上靜靜地躺著一條重達15公斤、一米多長的大鯉魚。一根流著清水的水管通到魚身上,這是人們正在為它洗去身上所覆著的那層滑滑的粘液。
寬敞的大廳內,兩張寬大的凳子并攏在一起,上面放著一大塊厚厚的泡沫板,泡沫板的正上方已被阿永師傅按魚的外形以及拓印時需要的魚的姿勢挖出了一個模子。旁邊的桌子上則放著一張待用的大宣紙,中間需要拓的位置已被水濕透。
沖洗干凈后的魚被幾人輕輕平放到起穩固作用的模子上,由于泡沫板的平面和魚鰭還有一定差距,阿永和兩個助手用一些報紙將魚鰭一個一個的墊起來。墊好后,幾人開始用裁好的小塊宣紙認真地吸魚表面的多余水分。吸完魚身上的多余水分后,其中一個助手將魚的嘴巴張開,然后為使魚形挺括,在魚的嘴巴中塞了一團紙。阿永和另外一個助手開始整理背鰭,阿永說:“這整理固定背鰭也是有學問的,我們都知道,魚在游動時,背鰭張得并不是很開,所以在固定時,也要適當進行控制,不要讓它的鰭張得太過分。”
上色
先期的準備工作完畢,進入關鍵環節給魚上色。阿永說,給魚上色時,要把握的原則就是盡量還原魚原有的本色,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根據自己對魚的理解進行發揮。上色前,在心中要有個腹稿,確定好魚的整體顏色,仔細分析魚身上顏色的變化以及與整體顏色的關系。顏色確定后,考慮上色的次序。說完,阿永開始在旁邊的盤子中倒入幾種不同顏色的顏料,然后用小刷子進行調制,調好后,開始用小刷子在魚身上的不同部位涂顏料。著完色后,為使顏料看上去更自然,助手拿來一些事先準備好的海綿塊,阿永手持海綿塊輕輕拍打魚身、魚頭等部位。原來用海綿塊進行拍打,是為了讓拓出的效果看上去更自然,且還會給魚頭部位增加質感。
完成
著色完畢,兩位助手一人扯一邊將旁邊事先準備好的宣紙拿過來,輕輕覆在魚身上。阿永開始用手按壓覆在魚身上的宣紙。遇到皺折的地方,他就用兩手的食指往相對的方向撐開,用手指均勻仔細地按壓。當處理背鰭靠后的根部時,阿永則用一把小尺子從鰭下面往上輕輕支起,這樣魚鰭就被拓到了宣紙上。
拓完后,開始起紙。“精彩的時候到了”,隨著阿永和助手的這句話,大家都跑到魚頭前,隨著兩位助手慢慢升起的雙手,宣紙被緩緩拉起,就見呈現在宣紙上的那條魚就好像是從泡沫板上的魚身上分出來似的,十分逼真。起紙過程中,阿永強調:“這個過程一定要慢,因為這個過程中,既要觀察是否有漏拓的地方,也要注意是否有地方粘紙。”
魚拓做完后,阿永開始用毛筆蘸著顏料給魚拓“補腹鰭和點睛”。補腹鰭時一定要注意表現魚的動感,魚的眼睛在死后顏色會發生很大變化,所以在點睛時,就要靠平日觀察積累的經驗,這樣才能使它的眼神看上去更有魅力。
一切完畢,一幅栩栩如生的魚拓呈現在眼前,為了更有紀念意義,阿永在魚拓紙的旁邊記錄了魚的種類,長度,重量,釣魚日期,釣魚人等情況,同時加蓋了紅色印章。
魚拓是一種將魚的形象用墨汁或顏料拓印到紙上的技法和藝術,起初魚拓主要是垂釣者記錄釣上的大魚的實際尺寸,并留作紀念,后來發展成為一種藝術。 魚拓作品上面可以描繪水草或山水,書法或題寫詩詞,鈐蓋印章,形成詩書畫印的藝術品。將魚拓作品裝裱好放入鏡框懸掛在家中是非常好的裝飾,同時又具有紀念意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資訊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