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鱷喜歡潛伏在水中(資料圖片)
這里就是鱷魚活動的區域
海南省文昌市9條養殖鱷魚因為大水淹沒鱷魚池而逃跑,從13日晚上9條鱷魚失蹤到15日下午記者發稿時,這些鱷魚還沒有被抓到。
九條鱷魚借大水溜出養殖池
連日大雨使文昌文城鎮頭苑很多地方成了一片澤國。這里的嶺頭村幾乎被大水圍困,只有一條小路通往外界。另一條水泥路則被水淹沒,只能趟沒過膝蓋的水步行通過,無法通車。就在嶺頭村附近,有個叫“陽光水鄉”的莊園,當地人習慣稱之為“農家樂”。這里不但養殖有豬、鴨、鵝等家禽,還養殖著揚子鱷等名貴動物供人觀賞。
這里有餐廳包廂,是文昌人閑來吃飯休閑的好去處。不料大雨把地勢低洼的“陽光水鄉”淹了個一塌糊涂,那些本來用來吃飯的包廂以及養殖用的欄舍都淹沒在水中,這里養殖的9條揚子鱷13日晚上借水勢爬出養殖池,消失在新形成的茫茫“汪洋”中。
據介紹,這些鱷魚大的長2米,寬0.5米,重100多公斤,小的重50多公斤。“陽光水鄉”坐落在文昌河畔,大雨積水與文昌河水連成一體并通連大海,這樣給抓捕鱷魚帶來了莫大難度。
文昌警方緊急部署圍捕揚子鱷
14日下午,文昌警方緊急通知頭苑派出所民警,要求他們馬上與當地群眾配合,組成巡邏隊伍,密切關注失蹤的揚子鱷行蹤,一經發現,立即圍捕,為了不讓鱷魚傷害到無辜群眾,必要時可以將其擊斃。
于是,文昌公安局頭苑派出所所長陳澤帶領3名民警和數名協警,聯合嶺頭村部分年輕村民以及“陽光水鄉”的部分工作人員,在“陽光水鄉”各個角落、特別是鱷魚容易出沒的水邊、河岸進行蹲守或巡視,一旦發現動向立即采取措施。
與此同時,文昌市有關部門緊急通知文昌市民和郊區群眾:9條鱷魚逃跑,這種動物具有很強攻擊性,希望市民和群眾特別是行動遲緩抵抗力弱的老人或兒童,加強自我防范意識,不要到鱷魚所在地區活動。
鱷魚多次出沒,民警開槍擊傷鱷魚
文昌公安局頭苑派出所陳澤所長是此次圍捕鱷魚行動的總指揮。他告訴記者,15日早晨有群眾在嶺頭村西側水面看到3條鱷魚,“當時鱷魚距離岸邊非常近,我們連忙趕了過去。”陳澤介紹,他和其他民警毫不猶豫地朝鱷魚開槍,槍聲響過以后鱷魚迅速下潛到水里,沒了蹤影。“像潛水艇一樣。它們下潛得很迅速,但我們相信子彈傷到了它們。具體傷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
陳澤警官承認,他們的手槍威力有限,對于體形已經很龐大的這些成年鱷魚,僅靠手槍子彈不會打死它們,想把它們制服,顯然也有很大難度。
頭苑鄉下園村一位自稱家里被大水圍困的居民告訴記者,就在15日下午該村有2名青年在水里抓魚時還遭遇鱷魚。兩位青年描述說:“鱷魚可能是受了槍傷的緣故,行動時聲音很大。”
危險水域到處是活動的群眾
記者15日中午趕到文昌“陽光水鄉”采訪時,意外發現竟然有很多群眾在危險水域釣魚或嬉戲。有年輕人,老人,也有婦女和孩子。記者問一位30歲左右女子:“聽說有鱷魚跑出來,你們怎么還在這一帶水里活動?”該女子嬉笑著回答:“鱷魚?沒看到啊。看到抓了它回家煮了吃。”一席話逗得周圍群眾一陣哄笑。
記者趟著沒膝蓋深的水向“陽光水鄉”大門走,一路上不斷見到群眾進出。頭苑派出所所長陳澤說,“想把群眾都控制住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里是他們進出的必經之路。況且我們已經知道,揚子鱷這種動物雖然具有攻擊性,但它們一般夜里出來活動。而且他們不喜歡做大范圍遷徙,喜歡在原地水域伏在水下或到岸邊棲息。我們曾經嘗試往水里扔了許多只雞以誘惑它們上岸,但沒有成功。”
專家解讀揚子鱷習性
記者15日采訪了海南大學有關動物學專家。據專家介紹,產于我國長江流域的國家級保護動物揚子鱷具有如下習性:
揚子鱷是水陸兩棲爬行類動物。主要生活在淡水中。喜歡棲息在湖泊、沼澤的灘地和丘陵山澗長滿亂草蓬蒿的潮濕地帶。它具有高超的挖洞、打穴本領。頭、尾和銳利的趾爪都是它打洞的工具。
俗話說“狡兔三窟”。而揚子鱷的洞穴還超過“三窟”。它的洞穴常有幾個洞口,有的在岸邊、灘地,有的在蘆葦、竹林叢生的水塘湖泊。
揚子鱷大多在夜間出來覓食。主要吃一些小動物,如魚蝦鼠類以及河蛙和小鳥等。揚子鱷耐饑餓能力很強,可以連續幾個月不進食。
家禽或破壞莊稼。加上其樣子丑陋,長期以來被當成有害動物而遭捕殺,所以揚子鱷數量稀少。揚子鱷在群體中雄性為少數,雌性為絕對多數,雌雄比例約為5:1。
盡管關于揚子鱷主動襲擊人類的報道不多,但專家提醒廣大群眾切勿麻痹大意,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遠離鱷魚活動水域,以免發生意外。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