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紫菜養殖靠的是海,怕的也是海。再過幾天,頭茬紫菜就要開采,洞頭縣霓嶼鄉花了4個多月時間在紫菜養殖集中海域拉起的懸浮“防浪堤”已經能發揮作用了。“防浪堤”的功能是在臺風來時能削減海浪對養殖網架的沖擊,減少養殖戶損失。
在霓嶼鄉布袋岙村一處被稱為“百步信”的海灣近海海區,海中央一條白色“鏈帶”隨波浪上下起伏。該鄉黨委委員劉東升說,這就是鄉里從今年5月開始,用了4個月時間建成的紫菜“防浪堤”。它是用塑料浮子和尼龍繩串起來,懸浮在海上,并用鐵錨沉到海底固定,呈東西走向,像一道“墻”攔在海灣口。
為什么這么一條防浪堤就能削減海浪對養殖紫菜的破壞?該鄉漁農辦主任黃中開解釋,這個海灣三面都靠著山,只有南面朝向大海。每次臺風來襲,只要刮起南風,涌進來的大浪就會把近海養殖的紫菜和網架沖得七零八落。而這道防浪堤就好比是在養殖區域前面砌起一道“墻”。這道“墻”還有專門的減浪、削流設計:堤身是兩道相隔7.5米、平行的浮子,各長1200米,起到雙重減浪的作用;堤身在中段還朝南向著海面突出,頂著海浪;堤身海面下則掛著2.5米高的網片來削流。
再過幾天,最寶貴的、被當地村民稱為“花水”的頭茬紫菜就要開始采摘。正在海上作業的布袋岙村村民鄭加展回憶起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臺風“羅莎”刮起南風,帶來的海浪讓他連紫菜帶養殖設備總共損失了5萬元。今年差不多同一時期來的臺風“薔薇”,因為刮的不是南風,他的損失相對較小。他很期待這個防浪堤在以后的防災中確實能發揮作用。
也是因為臺風的緣故,以前這里的養殖戶們只能在更靠近海岸的海域養殖紫菜。今年,有了這么一道防浪堤擋在前面,有的村民們開始試著把養殖區域推向更遠離海岸的區域。這下又比往年新增了約150畝紫菜養殖面積。
黃中開說,造這道防浪堤花了七八十萬元,可鄭加展說自己和村里的養殖戶們都沒為此掏過錢。“所有資金都是鄉里通過各種渠道籌措的”。
據洞頭縣海洋與漁業局相關人員介紹,目前該縣只有霓嶼鄉嘗試這種方法,如果在今后的實際使用中能確實減少紫菜養殖戶的因災損失,那就值得在該縣其他地方推廣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