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四川農村報資訊:目前四川省年消費大閘蟹近1000噸,而本地產大閘蟹產量不到100噸。巨大的缺口是否意味著四川大閘蟹面臨巨大的機遇?同時,今年四川省大閘蟹批量上市并暢銷省內外,是否意味著四川省大閘蟹養殖春天已來臨?7日,記者采訪了業內相關人士,他們認為四川要從一個大閘蟹消費大省變成養殖大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問題】須外地引種養殖成本增加
2000年,成都青龍場獅子村的張福忠在四川地區最早試養大閘蟹。從2000年到2008年,四川大閘蟹養殖已走過整整8年。但我省大閘蟹市場還是被江蘇等地大閘蟹占領,發展仍然困難重重。業內人士表示,主要原因還是在種源和技術推廣上。
“目前制約我省大閘蟹發展的重要原因在于大閘蟹在長江口的半咸水中交配繁殖,我省大閘蟹蟹苗要到江蘇等地引種,養殖戶引種能否成功有一定風險性。”四川省水產局水庫處尹黎光分析道。成都成華區城鄉一體化工作局科長龔躍武表示,四川人喜歡吃大閘蟹,卻沒有養殖大閘蟹的傳統,推廣養殖較難,而且一直缺少蟹苗培育體系方面的技術人才,“未來加強技術推廣是大閘蟹發展的關鍵。”
此外,由于四川沒有大面積的水域,淡水資源分布較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閘蟹的規模養殖。
【優勢】市場缺口大本地蟹前景好
1000噸的消費量和100噸的產量,這個缺口明顯地擺在我們面前。雖然江蘇的大閘蟹搶占了成都市場,但我省的大閘蟹憑借無公害與新鮮等特點占領了二級市場。“四川淡水資源豐富,而且淡水質量比江蘇的好,再加上沒有運輸成本,本地大閘蟹優勢明顯。”龔躍武說。
雖然目前四川大閘蟹依然沒有成氣候,但發展的規模是越來越大了,近一兩年新增了不少養殖戶。南充市嘉陵區曲水鎮明月村的夏梓锏今年養殖了50畝大閘蟹,產量達到3500-4000公斤,按目前2兩重120元一公斤的售價,收益相當可觀。不過夏梓锏卻告訴記者今年他還沒有賺到錢。他說,養大閘蟹的基礎設施投入比較大,加上蟹苗和飼料,平均每畝要投入上萬元。“不過,到了明年我的水產基地每畝只需投入近4000元的蟹苗和飼料錢,按照這幾年大閘蟹的市場行情,每畝4000-6000元的利潤是很正常的事。”夏梓锏表示準備明年還要擴大規模,如果按他現在的50畝計算,第二年的養殖利潤將超過20萬。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