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病毒病、細菌病、營養代謝病、水質污染以及長期大劑量使用同一種抗菌藥物等,都會引起魚類肝膽發生病變,尤其是二齡草魚患此病的幾率較高,往往給廣大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一、癥狀
魚類患肝膽病后,通常外表正常,主要問題發生于內臟。其主要癥狀表現為:
1.顏色變化。肝臟表現為白色、粉紅色、土黃色、黃褐色、紫黑色或紅、黃色交叉,甚至變為綠色。
2.病理變化。腫大、水腫、萎縮、或變為網狀,肝臟組織中有白色顆粒,或肝臟呈豆腐渣樣。
3.肝臟有出血點,出現肝硬化,脾臟腫大有出血點。
4.膽囊變大、膽汁由正常的綠色變成黑色;有的膽囊變小或萎縮。
二、防治方法
首先應正確診斷魚類的肝膽疾病是由什么病因引起的病變,然后有針對性地選擇藥物進行治療。
1.發生此病通常與飼料有關,在投喂藥餌前應改變飼料配方,選擇營養均衡的全價飼料投喂,有助治療。
2.如肝膽病發生時伴有外部疾病,如爛鰓、赤皮等,請對癥使用外用消毒劑。
3.治療肝膽病變建議采取內服藥治療,內服藥宜選用復方中草藥等藥品。如三黃粉、黃蓮解毒散、保肝靈等藥物按包裝說明添加拌飼,病情嚴重時可加大劑量,每天1~2次,連續投喂5~7天,由于這些復方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止血調理之功效,且不會引起耐藥性,其治療效果較明顯。筆者最近采取上述方法成功治愈2例草魚肝膽病,為養殖戶挽回了一定的經濟損失。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病害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