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海網-海南日報 資訊:

瓊海市塔洋鎮裕山地區羅非魚養殖基地里,養殖戶正忙著收獲羅非魚 記者從今天在此間召開的全省水產苗種生產管理現場會上獲悉,隨著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我省水產苗種“蛋糕”越做越大,目前全省共有各類水產苗種生產場家648家,年產各類優質水產苗種304.5億尾,產值1.96億元。其中羅非魚育苗量25億尾,占全國總量的18%,僅次于廣東,居全國第二。對蝦育苗量270億尾,排名全國第五。
“對蝦和羅非魚的苗種和養殖業已成為我省悄然崛起的富民大產業,熱帶水產苗種基地優勢日益凸顯。”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黃良勝說。
走馬文昌市會文鎮和瓊海長坡鎮,數百家水產育苗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構筑了一條頗具規模的苗種產業帶。據了解,我省現有淡水苗種場110家,對蝦苗種場413家,鮑魚育苗場52家,東風螺育苗場73家。全省年產淡水魚苗30.6億尾,其中羅非魚苗25億尾。海水魚苗1.9億尾。對蝦苗270億尾,其中南美白對蝦苗256億尾。各種貝類苗1.7億粒,其中東風螺苗1.4億粒,鮑魚苗2754萬粒。我省生產的羅非魚苗和對蝦苗除滿足我省養殖生產需要外,還遠銷廣東、廣西、福建、湖南、江西、上海、浙江、江蘇、山東、重慶、四川、遼寧等省區市。
省海洋與漁業廳養殖處處長潘駿介紹說,近幾年來,隨著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海南水產苗種產業也逐年擴大,尤其是對蝦和羅非魚的養殖和苗種產業悄然崛起。去年全省羅非魚養殖產量25.8萬噸,羅非魚育苗量25億尾,分別同比增長32.5%和55.8%,分別占全國總量的16%和18%,均排名全國第二。全省對蝦養殖產量13.6萬噸,對蝦育苗量270億尾,分別同比增長10%和19.8%,分別占全國總量的14%和3%,分別排全國第三名和第五名。
今天召開的全省水產苗種生產管理現場會提出了今后我省水產苗種產業發展目標:爭創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著力打造國際一流水產苗種生產基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