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現在,在許多旅游景點、商廈、賓館、娛樂和展覽場所,都可以看到熱帶魚們的倩影。在許多家庭中,也養著各種不同類型的金魚、神仙魚及其它各種熱帶魚、海水觀賞魚,成為庭院或廳室一景,高雅別致,賞心悅目。上周末,筆者在家里附近的花鳥市場發現在觀賞魚區閑逛的人特別的多,這里水族店的生意也格外的好。想一想,在“秋老虎”的高溫里,能把自己置身于一片水世界中,享受著空調房的涼爽,再伴著氤氳的水汽,眼見著那些五顏六色的小精靈們做水中表演,這實在是一種愜意的享受。如果您也忍不住想體驗一把魚缸中的熱帶風暴,那就跟著我來聽一支熱帶淡水魚的奏鳴曲吧。
熱帶淡水觀賞魚主要來自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河流、湖泊中,它們分布地域極廣,品種繁多,大小不等,體形特性各異,顏色五彩斑斕,非常美麗。依據原始棲息地的不同,它們主要來自于三個地區:一是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如哥倫比亞、巴拉圭、圭那亞、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地;二是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如泰國、馬來西亞、印度、斯里蘭卡等地;三是非洲的三大湖區,即馬拉維湖、維多利亞湖和坦干伊克湖。
熱帶淡水觀賞魚較著名的品種有三大系列。一是燈類品種,如紅綠燈、頭尾燈、藍三角、紅蓮燈、黑蓮燈等,它們小巧玲瓏、美妙俏麗、若隱若現,非常受歡迎。二是神仙魚系列,如紅七彩、藍七彩、條紋藍綠七彩、黑神仙、芝麻神仙、鴛鴦神仙、紅眼鉆石神仙等,它們瀟灑飄逸,溫文爾雅,大有陸上神仙的風范,非常美麗。三是龍魚系列,如銀龍、紅龍、金龍、黑龍魚等,它們素有“活化石”美稱,名貴美麗,廣受歡迎。
龍魚——亞洲最時髦的觀賞魚
據有關資料記載,龍魚是一種很古老的大型熱帶觀賞魚,屬古代魚類骨舌魚目骨舌魚科,繁殖能力較弱,并且幼魚的孵化和養育方式非常奇特,通常是雌魚產卵,雄魚將卵含在口里孵化和養育。由于其嘴上的兩條胡須,加上閃光發亮的大鱗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它與中華傳說中的龍聯系起來,故稱其為“龍魚”,而養龍魚也被看作是人們對祝福、興隆、發財的祈望和憧憬。它們暢游于碧水之中,體形獨特、游姿優雅,既是觀賞魚中不可多得的上品,又是整個亞洲最受歡迎、最時髦的觀賞魚品種。
龍魚在亞洲、南美洲、澳洲、非洲都有出產,主要品種包括產于東南亞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的紅龍、橙紅龍、白金龍、過背金龍、紅尾金龍和青龍等,以及產于非洲、南美洲和澳洲的銀龍、黑龍、海象和星點龍等。一般而言,澳洲星點龍又稱澳洲星點金龍,體長40至50厘米,對水質的適應性強,易飼養,價格較低廉,但飼養者不多;青龍又稱青金龍,體長60厘米,體格強健,對水質要求不嚴格;銀龍體長1米,價格較低廉,容易飼養;黑龍體長約1米,售價較高,不易飼養;金龍又稱黃尾金龍,體長約60厘米,觀賞性和價格均較高;紅尾金龍體長約69厘米,魚體漂亮,價格高昂,僅10厘米至12厘米長的幼魚,每尾的售價就在
千元以上;而被列為世界甲級保護動物,體長約60厘米的紅龍,則是目前淡水觀賞魚中價格最高昂的品種,與我國的大熊貓齊名。據了解,現在,在國內一般都流行飼養銀龍魚和金龍魚,其中,金龍魚中的紅龍和過背金龍屬于名貴品種。
神仙魚——觀賞魚中的皇后
神仙魚又名燕魚、天使、小神仙魚、小鰭帆魚,原產南美洲的圭亞那、巴西。神仙魚長12-15厘米,高可達15-20厘米,頭小而尖體側扁,呈菱形。背鰭和臀鰭很長且大,挺拔如三角帆,故有小鰭帆魚之稱。從側面看神仙魚游動,如同燕子翱翔,故神仙魚又稱燕魚。神仙魚腹鰭已演化成觸須,色白柔軟,長如流蘇。尾柄短,尾鰭后緣平直,上下端略長。胸鰭無色透明,體表基調色為銀白帶黃,腹部銀白,背部淡金黃色,體側各有4條黑色粗紋,第一條穿過眼眶,第二條在背鰭和臀鰭基部前緣,第三條從背鰭末端至臀鰭末端,第四條在尾柄基部。眼部黑眼珠外圈虹膜呈紅色,上有一黑色細絨條。
神仙魚經過人工雜交培育,形成了許多新品種。主要有:金頭神仙魚,其全身灰黃,沒有明顯的黑粗紋,額部紅黃色,鰓蓋透明;鴛鴦神仙魚,也叫黑白神仙魚,其身體前半部像普通神仙魚,后半部像黑神仙魚;云石神仙魚,全身灰白,雜以不規則的黑白大理石花紋;黑神仙魚,其全身為黑色,各鰭不發達;玻璃神仙魚,其全身半透明,鰓蓋透明,可看到紅色的鰓;以及紅眼金頭神仙魚、灰神仙魚、斑馬神仙魚、白神仙魚等等。
神仙魚性格文靜,動作瀟灑,在水中忽升忽降,忽進忽退,飄若神仙,以其奇特的體形、優美的泳姿、高雅的色彩,被譽為“觀賞魚中的皇后”。
小貼士(選魚)
看龍魚要先看觸須。觸須對龍魚極為重要,好的龍魚觸須是筆直的,而且顏色和魚體一致;其次是看眼球。好的龍魚眼球應該碩大且像探照燈一樣突出而轉動靈活;再者,龍魚頭頂的表皮要盡量平滑光亮,不能有皺褶;而且上下嘴唇要密合,如果下顎突出或有瘤狀突起的就不能說是好的嘴形了,另外還要注意上下唇的顏色,以及它們和魚體的顏色是否一致;此外,龍魚的鱗片大而齊整,看上去很有光澤感,如果有斑點的就比較差了;龍魚的腮部也要整齊有光澤,不能有凹陷,腮耙也不能卷曲。基本上注意了這幾個方面,就可以選購出一條比較優良的龍魚了。
夏秋養魚小竅門
1.夏天重點是飼養幼魚。對卵黃囊剛剛消失,開始從外界攝食的幼魚,一定要用適口性強的小型餌料生物——洄水喂養。如沒有條件到天然水域撈取洄水,則需在室內培養。長期用人工培養的洄水養幼魚時,一定要添喂蛋黃。
2.飼養幼魚的水族箱要特別注意保持干凈,千萬不要讓水質被污染。在吸除帶污物的箱底臟水時,要避免將幼魚同時吸走。為取代臟水而添加的部分新水,必須是經過充分晾水處理的,添加時還要將水溫預先調到適度。
3.幼魚長大到可以攝食魚蟲后,投餌量仍不能過大。因為已經吃飽的幼魚還會繼續捕食近在嘴邊的魚蟲,但吞進不久又會立即吐出來,使魚蟲很快死去沉入水底腐敗。尤其要注意不讓較多死魚蟲在箱底過夜。否則,它們腐敗時要消耗很多氧氣,危及熱帶魚的安全。當已經因投餌過多而形成大量死魚蟲沉落箱底時,正確的做法是立即將它們連水一齊用軟橡皮管吸出來。.
4.夏秋季管理水族箱比冬春季容易得多。由于白晝很長,在合理投餌和及時清除箱底污物的情況下,不必擔心水中缺氧給魚帶來的危險。防止著生性的和浮游性的低等藻類大量孳生,是此刻管理水族箱工作的重要一環。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