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凹凸病是由微孢蟲寄生引起的。它病程緩慢,但難以治療,且傳播性強,魚體表面一旦形成凹凸即失去商品價值,是一類危害性較大的疾病。本病流行期無特殊限制,在15℃~30℃的水中皆可感染,溫度愈高孢子發育愈快。該病對幼鰻危害尤為嚴重,即使不死,也不能育成有商品價值的成鰻。日本鰻、歐洲鰻均可感染此病。筆者近幾年接觸了幾例凹凸病的實例,現將該病的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目前此病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主要以防為主。
(1)放養前宜翻土曬干,并用大劑量(每畝150公斤左右)生石灰清塘。
(2)收購過程中小心觀察魚體,避免購進病鰻。
(3)飼養時避免密度過大,保持水質良好,起捕、分選中發現病鰻應立即挑出處理,以防感染。
(4)對于發病后的治療,筆者曾嘗試過升溫的方法,有一定的療效,將發病池的水溫緩慢升至34℃~35℃(每天升溫2℃左右),保持3~4天后再將溫度降至正常,這期間減少投餌量和換水次數。注意如果與其他寄生蟲疾病及某些細菌性疾病并發,不可貿然升溫。另據資料報道,口服煙曲霉素也可治療,每噸鰻每天用50毫升煙曲霉素拌飼投喂,每次連續服藥5天,停1天,反復4次,有一定的效果,養殖者不妨試試。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病害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