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魚的皮膚顏色暗淡,無光澤,行動失常,側臥水中甚至失去游動能力,嚴重可引起大批死亡。
防治
魚類在轉運投放過程中,盡量減少溫差,使其溫度保持在魚的適應安全范圍內,即魚苗的正負溫差不超過2℃,魚種不超過3℃,成魚不超過5℃。 當長途運輸等溫差過大時,可采取逐步換水調節或將尼龍袋先放入池中,待尼龍袋中水的溫度與池水溫度基本接近時再打袋口,將魚放入池中。跨地區長途運輸魚種,更要注意安全可靠,促使大批量存魚種不受損失。在途中換水時只能將容器的水量減少1/5,就要注新水。通過注意換水3次,達到要求。關鍵是溫差,最大限度不得超過 3-5℃,如江蘇省溧陽市水產養殖從1985年到1989年5年間跨地區大批量運輸,1齡苗種從江蘇溧陽運送至黑龍江省東方紅農場、甘肅省劉家峽水庫、河北省石家莊市黃壁莊水庫、唐山市大黑丁水庫、潘家口水庫。實踐表明,水溫溫差與魚種生命力的關系有決定性的作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病害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