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海峽消費報資訊: 陳先生在福建省羅源縣碧里鄉海域進行網箱養殖。今年7月30日,他在羅源縣城關漁博士水產技術服務部購買了滅蟲靈、寶來獸藥、維生素C、黏合劑等4種漁藥漁需,共計62包(瓶),價值1448元。當晚6時,陳先生將漁藥拌餌進行投食。當晚10時巡夜,陳先生發現魚有反常現象。7月31日一早,網箱水面出現大面積魚肚白。陳先生根據打撈的情況,粗略估算約有近2000斤鮭魚等魚類死亡,損失達80余萬元。
羅源縣12315臺接訴后,工作人員當即前往漁排。根據現場查看,該片海域較為潔凈,除了前一天晚上投食過漁藥的網箱出現問題外,陳先生的其他過半網箱均未有異常。詢問附近漁排人員,都表示他們的網箱一切正常。
由此,12315人員和銷售商取得聯系,并對雙方進行調解。雙方在投食方法和漁藥質量上各執一詞,爭議較大,經多次調解,未達成一致。期間,12315人員查詢了銷售商的進貨渠道,并聯系上供貨的外地生產商,雖然生產商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獸藥生產許可證等證照齊全,但其提供的獸藥產品批準文號批件中均未列有上述相關漁藥,故雙方可連帶向生產商索賠。
由于地域關系,三方當事人難以面對面磋商,通過電話調解,又遠不如當事人間互相溝通來得直接高效,且爭議金額相對較大,12315人員建議三方當事人本著互諒互讓的原則,自行磋商。近日,三方達成一致,由銷售商和生產商分別拿出16萬元和20萬元給當事人作為補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