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顙魚Pelteo bagrus fulvdrace (Richardson),俗稱嘎牙子、黃臘丁、黃鰭魚等,是一種適溫性很廣的魚類。該魚分布廣、產量大、肉質嫩、少細刺、含脂肪多、味鮮美、營養價值高,在國內外市場深受歡迎, 特別是大規格的鮮活魚供不應求,而在自然水域中,黃顙魚生長速度慢,上市規格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發展。近幾年來,全國各地也逐漸推廣養殖黃顙魚,并收到了較好的效益,黃顙魚養殖有四個關鍵時期,現總結報告如下:
一、親魚培育時期
1.親魚收集
作為親魚,要求其體色鮮艷 體形豐滿、體格健壯、無病無傷,年齡在2冬齡以上,雄性個體在14.8cm以上,雌性個體在l1.7cm 以上,雌雄比例為l:1.5。在選擇雌雄親魚時,注意合理鑒別。收集親魚的最好時機是在上一年的冬季。
2.親魚培育
收集的親魚可用2%~3%的食鹽水浸浴消毒l 0~ l5分鐘后放入專池進行培育。池塘面積在2畝以上,水深宜在1.5m左右,要求池底平坦,水質有一定的肥度,池水透明度在30cm左右。可在池塘內種植聚草、輪葉黑藻等植物,以為親魚提供餌料生物和棲息場所;也可套養部分青蝦,以充分利用水體和為黃顙魚提供餌料生物。親魚培育時期,可投喂小魚、小蝦或磨碎的螺、蚌等,也可投喂鰻魚飼料,搭配螺、蚌等動物性餌料。在親魚培育過程中,每隔2~3天沖水1次,以促進親魚性腺發育。
二、魚苗培育時期
黃顙魚魚苗存繁育池中經過20~3 0 天培育, 可達到體長2~3cm 的夏花規格。在魚苗培育時期,要求池塘面積l~2畝,水深l m 左右,pH7~8,溶解氧在5mg/L以上,并要求池水經過嚴格消毒。
初下塘魚苗的最佳適口餌料生物為輪蟲、無節幼蟲或小型的枝角類,所以魚苗下塘前應在全池潑灑糞肥l 50 ~300kg/畝肥水。當魚苗達到體長0.9~1.0cm時,可投喂少量配合飼料,每天投喂2次, 日投飼量占魚體總重的3%~5%,但須適時施肥,使魚苗始終都有豐富適口的餌料生物。
三、魚種培育時期
魚種培育是將體長2cm左右的夏花培育達到體長5~6cm 的大規格魚種。要求培育池面積2畝以上,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放養密度為10~15尾/m2。
在培育過程中,一是要科學投喂,因為黃顙魚有集群攝食的習性,所以應在池塘中搭置好飼料臺,將飼料投喂在飼料臺上,每天投喂2~3次,日投喂量為魚體總重的5%左右,飼料中粗蛋白噴的含量在40%以上;二是要適時調水,定期加水、換水,合理施肥,保證水質清新,溶解氧充足,餌料牛物豐富,必要時還要開增氧機增氧;三是定期消毒,每隔半個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飼料臺,也可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等藥物,確保魚種成活率。
四、成魚養殖時期
1.池塘主養
(1)池塘選擇
選擇面積2~5由的零散小池塘,要求有充足的水源,水質符合養殖用水標準。池塘進排水方便,池底平坦,能保證l.5~2.0m水深,同時要求池塘底質以沙質士最好,底部淤泥控制在l0cm左右,且保水及保肥性好。最后,每個池塘必須配備增氧機和抽水機等機械設備。
(2)消毒與施肥
在苗種放養前,新舊池塘都必須清整消毒。老池塘應清除過多淤泥,只保留l0cm 即可,用l50kg/畝生石灰干法清塘,徹底殺滅寄牛蟲、病原體及野雜魚等。l周晾曬后蓄水達80cm深,進水口應設置30目篩絹進行過濾,以防野雜魚及魚卵進入。施用經過發酵的有機糞肥肥水, 量為l50~200kg/畝,待池水中有大量的浮游動物出現后再投放魚種。
(3)魚種放養
大規格商品魚受市場歡迎,因此應投放30g/尾左右的大規格魚種進行成魚飼養。魚種的放養量可根據池塘條件、管理水平、飼料供應和魚種規格等情況靈活掌握,一般規格為30g/尾的黃顙魚種的放養密度為1500尾/畝左右,并可搭配50g/尾的花白鰱200尾/畝左右。放養的魚種要求規格整齊、色澤鮮艷、體表光滑、無病無傷、鰭無殘缺、體質健壯,入池前需用5%食鹽水浸洗l0分鐘。
黃顙魚魚種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投放,搭配的花白鰱魚種要在黃顙魚入池半個月以后再投放,以利于黃顙魚的生長。
(4)飼料投喂
天然水域黃顙魚的食物主要是小魚蝦、魚卵和部分水生昆蟲、水生植物等,人工養殖可采用鮮活的動物性餌料飼養,如小魚蝦、畜禽加工下腳料等,也可投喂豆餅、花生餅、麩皮等。一般多采用配合飼料進行馴化喂養,飼料采用進口魚粉、肉骨粉、血粉、豆粕、菜粕、干魚蟲等與飼料添加劑配合而成,養殖前期蛋白含量在3 5%~4 5‰ 以上,粗脂肪含量在5%~8%;養殖后期可用小雜魚替代部分進口魚粉,蛋白含量3 0%,脂肪含量6%左右即可。參考配方是:魚粉25%、豆餅20%、菜餅30%、小麥粉2 0%、玉米粉3%、礦物質2%、維生素0.2% 。
(5)調節水質
為防止水體老化,在5、6月份每月注水1次,每次換入新水30cm;6~9月份每半個月換水1次,每次換水l5cm左右,保持水深在1.2~1.5 m。同時,堅持定期消毒,每月使用l 5ppm 生石灰全池潑灑1次,以凈化、消毒水質。
根據溶解氧的測定和天氣、水質情況等科學使用增氧機,使溶解氧保持在3mg/L以上。
(6)病害防治
黃顙魚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只要嚴格按照要求控制水質,做好常規消毒、預防,很少發生病害。一旦發生疾病要及時準確診斷,精確用藥進行治療。
由于黃顙魚是無鱗魚,對常用藥物忍受力不及家魚,因此要以防為豐,治療時盡量使用高效、低毒藥物。建議以定期投喂藥餌作為預防手段,每月使用土霉素以及大黃、板藍根等中藥以0.1%~0.4%添加量投喂3~5天。在捕撈、放養、運輸中盡量避免魚體受傷,以防在初舂、秋冬低溫季節魚體感染水霉。
2.池塘套養
在黃顙魚專用飼料不具備、又沒有充足的小雜魚蝦等餌料生物供給的情況下,可在主養其他魚類的池塘中套養黃頹魚冬片.放養密度為80~150尾/畝,經過5~6個月的養殖,15g/尾左右的冬片可生長至l00g/尾,畝產黃籟魚商品魚10kg左右。
3.網箱養殖
(1)養殖條件
一是精心制作網箱。網箱由聚乙烯制作而成,網衣網目一般要求在2.0~3.0cm,網底網目為1.5cm,網箱的規格以12~24m2為宜,網箱形狀為正方形或長方形,箱深2.0m。
二是臺理放置網箱。網箱設置水域的水質要求活、爽,溶解氧較高,在魚種放養前l周將網箱沉入水中,使網箱壁粘附藻類,減少魚體擦傷。網箱間距在2~3m,陽光強烈的地區應在 網箱上方加遮陽蓋。
三是注意水源水質。要求水源充足、穩定且無任何污染,網箱設置地的水深要求在2.5米以上,并保持良好的水質,要求水體的透明度在30cm以上,水體交換量不大。
(2)魚種放養
一是魚種來源必須為正規的苗種場生產,規格整齊,體色鮮艷,體表無傷,體格健壯,游動活潑,優良純正,最好使用人工繁殖的魚種。
二是網箱養殖黃顙魚的放養時機一般在春節前后開始投放魚種,魚種下箱前需用5%的食鹽水浸洗魚體。
三是放養密度一般在100~l 50尾/m2 。此外,可適當套養一些團頭魴、細鱗斜頜鲴,以充分利用餌料生物,凈化網箱水質。
(3)飼料投喂
一是投喂的飼料必須新鮮無霉變、無酸敗,最好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全價飼料,且飼料最好為粉狀,投喂時將飼料調成糊狀,投放在網箱的飼料臺上;二是做好馴化投喂工作,在苗種入箱2天后開始采用人工馴化投喂,并經過耐心馴化5~7天后即可正常投喂;三是合理投喂,每日投喂2~3次,投喂量為魚體總重的3%~5%。
(4)日常管理
一是規范操作,定期檢查魚體生長情況,認真觀察和分析魚情,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做好網箱養殖日志,記錄每天水溫、攝食、投喂、死魚及病害相關情況,以利積累經驗;二是經常刷洗網箱上的污物及附著藻類,使水體充分交換;三是經常檢查網箱,發現破損及時修補,以免逃魚或兇猛魚類入箱;四是隨著水庫水位的漲落,須及時將網箱調節到水深適宜的位置;五是根據市場行情和魚體生長情況,適時輪捕輪放,盡可能發揮最佳經濟效益。
網箱養殖黃顙魚一般從8月初開始分批起捕銷售。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