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報訊: 陽澄湖大
閘蟹是全國農產品中一塊響當當的牌子,也是蘇州的一張名片。社會名流、普通百姓幾乎都愛品嘗這種美味,章太炎夫人湯國梨就曾在詩中說:“不是陽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蘇州! ”
這些年,陽澄湖大閘蟹的安全性經常遭到無端攻擊。但經過國家質監總局等的調查,陽澄湖大閘蟹安全有問題的說法純屬子虛烏有。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說,一句句謠言之所以不攻自破,靠的是陽澄湖大閘蟹自己“硬氣”!
硬氣,說起來只有兩個字,做起來卻不容易。楊維龍覺得,這硬氣來源于自然環境和管理兩方面。要說陽澄湖的自然環境,蘇州人幾乎都聽說過:湖底大多是鐵板沙,十分堅硬,因此養出的螃蟹肉質好;同時,這里水草豐茂,螺螄和浮游生物眾多,為螃蟹生長提供了大量的天然飼料……
相比之下,管理就艱辛得多了。楊維龍說,他們協會2002年9月成立以來,配合有關部門著重做了兩樁事,一是保護生態。比如在湖區建成了飲用水源保護區、環湖綠色生態恢復區等;將圍網面積由高峰時的14.2萬畝壓縮到如今的3.2萬畝;漁管會還向天然水域放流大量鰱鳙魚魚種,通過花白鰱攝取湖水中的藍藻和浮游生物……湖區生態更好了,養出的蟹自然也就更好了。
協會做的第二樁事,就是引導蟹農按“圍網養殖規程”進行標準化養殖,把好飼養關。這個飼養關從購買蟹苗就開始了。
楊維龍說,為防止買進不良品種,協會曾通過給予補貼的辦法,鼓勵蟹農購買優質蟹種基地的蟹苗。同時,他們還編寫了 《養蟹技術手冊》,引導蟹農改高密度養殖為低密度放養,每畝的放養量從原來的上千只減少到300只左右;引導農民放養螺螄,以攝食腐蝕質和水中藻類,凈化水質……
螃蟹有生命,自然也會生病。碰到這種情況可怎么辦?楊維龍說也有辦法:在蟹種放養時,他們引導蟹農用3%-5%濃度的食鹽水浸浴3-5分鐘,以清除蟹種體上的附生物及病原體;飼養的時候,他們引導蟹農不喂腐爛變質的餌料,防止河蟹消化系統發病;購買輔助飼料時,他們引導蟹農要在合法的銷售單位購買,農藥殘留必須達標;如有蟹病發生,蟹農需經水產技術部門化驗后,按處方用藥,禁止盲目擅自用藥。
楊維龍說,如果蟹農、經營公司“不聽話”,質量或安全上出了問題,協會將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對他們進行處罰,并取消他們的養殖資格,“所以大家都不敢亂來的。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