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膠東在線資訊:

萊州是全國最大的工廠化養魚基地,隨著漁業養殖技術的不斷提高,以往只能露天養殖的海參,也被搬到了“海水工廠”,這既縮短了海參的生長周期,又給漁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早在2006年,萊州市城港路街道朱旺村養殖戶楊景洲就開始嘗試大棚養殖海參,起初他也曾遇到不少技術難題,走了不少彎路,但是經過認真學習和悉心研究,他的試驗成功了,并帶動了全村150多戶養殖戶進行海參工廠化養殖。
“我們通過工廠化養殖海參,改變了以往露天池養殖海參一個伏眠跟冬眠的情況,到了伏眠的時候,我們大棚海參開始出池,再過幾天就出池了,出池以后現在能賣個好價錢。比以前露天養殖效益要提高很多!
在朱旺村,工廠化海參養殖廠房有200多處,每個廠房能容納十四至十五個水泥養殖池,可以引入地下海水,通過設備人工控溫、增氧、換水,從而為海參提供最適宜的生長環境,加快其生長速度,提高了產量和效益。
近年來,萊州市積極探索海參工廠化養殖,跳出養殖大棚只能養殖鲆蝶魚類等名貴魚種的思維定式,鼓勵養殖戶做大做強海參養殖產業,通過技術嫁接、資金扶持等措施,大力推廣了工廠化大棚養殖海參新技術。同時,這個市還成立了4家水產養殖合作社,增強了漁民抵御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的能力,降低了海參的生產成本,極大地提高了海參養殖效益。截至目前,萊州市工廠化海參養殖場已發展到1000多家、養殖面積20多萬平方米,年產量330多噸。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