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蝦蟹纖毛蟲病是由累枝蟲、聚縮蟲、鐘形蟲等纖毛蟲類附生在蝦、蟹體表、包括眼和鰓上所引起的。近年來,隨著蝦、蟹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放養密度過大,水質惡化,濫用藥物等原因,導致蝦、蟹纖毛蟲病及其繼發性細菌、病毒性疾病呈上升趨勢,給養殖業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本文簡要介紹蝦、蟹纖毛蟲病的發病狀況、診斷和藥物治療方法,希望能為廣大養殖業有效防治蝦、蟹纖毛蟲病提供參考。
一、發病狀況
蝦、蟹纖毛蟲病的發生與苗種質量、放養密度、池底有機質過多和水體富營養化等因素具有密切關系。據有關調查結果,該病既可發生于蝦、蟹幼體,也可發生在成體上,尤其是以性成熟的蝦、蟹最為嚴重。當飼養池底有機質過多、水體富營養化和經常濫用微生物制劑的池塘,發生此病的幾率最高,可達到70%以上;若同時存在放養密度過大、種苗質量較差時,纖毛蟲發病率可達90%以上。
二、診斷
發病初期,蝦、蟹體表沒有明顯癥狀,只是顯得蝦、蟹行動遲緩,對外來刺激反應比較慢,經鰓部流出的水流緩慢,體表粘液有滑膩感,取患病蝦、蟹鰓絲、附肢鏡檢,可見少量鐘形蟲、累枝蟲、斜管蟲等纖毛蟲類原生動物及絲狀藻。病情發展到中期,肉眼已經可以辨別出患病蝦、蟹體表具少量黃綠色或棕色絨毛狀物,經鏡檢一個視野發現有3~5個蟲體時,就可以認為是病情已經發展到中期程度。經鏡檢一個視野發現有多于5個蟲體以上,周身被厚厚的附著物,鰓部掛有污泥且粘液增多,可判斷嚴重感染,解剖觀察可見空腸,肝臟呈淺黃色或深褐色或花紋狀,肌肉無彈性,鰓呈黑色,此時常繼發性感染細菌病。到達這個程度治療就比較困難了。
三、藥物治療
1.硫酸鋅、硫酸銅及其復配制劑
硫酸鋅、硫酸銅及其復配制劑作為—種重金屬鹽類殺蟲劑,在蝦、蟹養殖業中已經使用多年,有些地區的纖毛蟲已經對其產生了嚴重耐藥性,按照常規劑量使用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加大藥物劑量又很容易造成藥害。由于沒有更好的替代藥物,目前在養殖生產中,這種制劑仍然是治療纖毛蟲病的主要藥物。
2.高錳酸鉀
為了殺滅纖毛蟲,高錳酸鉀的用量是1千克/畝(1米水深)。藥浴濃度為5~10克/米3,浸泡3~4小時。但是,當前高錳酸鉀價格上揚,批發價達16元/千克,使用成本高,且高錳酸鉀對蝦、蟹的鰓刺激較大,因此,現在養殖生產中很少有人直接用高錳酸鉀。
3.甲醛或戊二醛
生產中使用的甲醛為40%左右的福爾馬林溶液,用來殺滅纖毛蟲的潑灑濃度為18~20克/米3;浸浴方法為0.5%~1.25%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1~2小時。戊二醛具有甲醛類似性質,但成本高,一般不單獨用來治療蝦、蟹的纖毛蟲病。
甲醛、高錳酸鉀、硫酸銅和硫酸亞鐵等藥物都具有殺滅固著類纖毛蟲的功效。但是,這些藥物兼有強大殺藻滅菌功效,很容易造成倒藻或微生物大量死亡引起水質惡化,而且對蝦、蟹鰓部及其他病灶的刺激較大,容易引起輕度患病蝦、蟹大量死亡。現在,在提倡生態綠色養殖的情況下,不提倡使用這些藥物。
4.二硫氰基甲烷溶液
二硫氰基甲烷(MT)是一種高效、廣譜性優良的殺蟲劑,對水體病菌、真菌、藻類和原生動物都有很好的殺滅和抑制作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批準其用于養殖水體,部分漁藥企業將其開發成殺纖毛蟲產品。但是由于MT成本偏高、制劑技術要求高等因素影響,生產應用不廣泛。
5.表面活性劑
常用的是苯扎溴銨和氯已定(別稱洗必泰),由于其成本較高、殺滅率不高等因素,將其開發成殺纖毛蟲產品的漁藥廠家很少,而是作為消毒劑生產銷售。實際生產中,小水體或藥浴情況下,可以選擇其作為殺纖毛蟲藥物。
6.代森類制劑
我國大部分用于殺蟲的漁藥是從農藥上移植過來的。代森銨原本是一種農用殺菌劑,在實踐中,人們發現其對纖毛蟲有良好的殺滅效果。隨后漁藥開發工作者研究表明其結構類似物均能有效殺滅纖毛蟲,并開發成商品漁藥。代森類制劑在一段時間內對治理纖毛蟲病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但是,近兩年其缺點也日益暴露,如導致養殖動物缺氧。由于其不能滿足現代養殖需要,已逐漸退出漁藥市場。
7.中草藥制劑
在目前全面提倡健康養殖的新形勢下,開發中草藥類殺蟲藥成為近年研究熱點。但由于成本原因,純中草藥制劑還不能解決問題。
四、小結
從上面的總結中可以看出,當前治療纖毛蟲藥物已不能滿足新時期水產養殖的需求。新一代抗纖毛蟲類寄生蟲藥物發展方向應該是高效、低量、低殘留、對環境友好,國內科技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均以此為目標,積極投入新型抗纖毛蟲藥物的開發。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治理纖毛蟲病將不再是困擾養殖戶的難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