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廈門網資訊:
 |
死亡的海蠣 |
海堤加固后,溪水、潮水改道,引發排水不暢,福建省廈門市翔安新店鎮東園村養殖戶的海蠣死了不少。可海堤加固工程經過專家科學論證,養殖戶使用灘涂又沒和村鎮簽過任何協議,他們的損失該由誰來賠償呢?
養殖戶自己算賬:海蠣死了70%,損失20多萬元
最近,翔安新店鎮東園村3個海蠣養殖戶都守在溪邊。他們一直擔心,養在溪中的海蠣到底能不能繼續存活。10月10日,張東紅趁退潮時,查看了海蠣養殖片區。“我把海蠣殼拿出來觀察,聞到海蠣發臭的味道,至今死亡約70%。”
張資益算了一筆賬,他們三個養殖戶合在一起養海蠣:“2008年投產養殖3萬多條,據統計死亡70%,按正常年份,每條可采收12斤,市場價每斤1元,這樣計算的話,損失達20多萬元。”
施工方按圖施工:溝挖深可以解決排水,但費用誰出
海蠣出現非正常死亡,東園村三個養殖戶認為,問題出在東園溪與海水的流通不暢上。“建設東園海堤工程,改變了東園溪出海口位置,溪水必須經過拐彎才能與外海口相通,致使東園溪排水不暢。”養殖戶張國聯說,溪水水位比工程建設前上升了2米左右,海泥大量淤積是海蠣大面積死亡的原因。
施工方汀江水電工程有限公司的現場施工員顏先生說:“工程全部是按設計圖紙來施工的,施工后東園溪入海口確實改了道,海堤所設的橋跨度較小,排水確實有點困難,淤泥會比較多。”他說,如果把沖溝挖深一點,排水應該不成問題,海蠣也不會繼續死亡。但目前正處趕工期,挖溝并不屬于承包作業的內容,多出的3萬到5萬元費用誰來出?
村委會沒簽過協議:養殖戶擅自放養,受損沒有補償依據
新店鎮林副鎮長告訴記者,“珩厝東園海堤加固工程”經過專家論證,施工雖會影響部分水域,但在設計的科學性方面并不存在問題。他認為,養殖灘涂屬國家或集體財產,三位村民并沒有與村委會正式簽訂過使用合同,是擅自放養海蠣。另外,目前市、區還沒有關于水產養殖受損的相關補償規定,對于養殖戶所說的損失情況,應以水產專家對損失情況的評估為準,“目前鎮里也沒有相關依據來給予賠償”。
東園村村主任說,三個養殖戶確實沒有與村里簽過任何養殖協議,但還是希望鎮里能夠酌情給予一定補償。海蠣是死亡了,但程度遠沒有養殖戶所說的那么嚴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