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農村報訊:“排完塘的都走了。”10月20日中午,在湛江東海島東簡鎮崩塘村養蝦的老王站在蝦塘邊,蕭瑟秋風中他的背影顯得有些孤獨。前幾天,附近還有幾個蝦農和他堅守“養殖陣地”,現在,就剩他孤零零一個人。除了投料、巡塘、出去買些生活用品,其余時間,他多在自己的小屋里看電視打發時間。
“東海已算好的,其他地方存塘的蝦更少。”粵西某大型對蝦飼料廠銷售部莫經理對記者表示,受天氣變化和病害影響,整個粵西的過冬蝦,“沒剩多少了。”
蝦塘十口九空
20號傍晚,某企業負責陽江、茂名片區的飼料業務員小鵬回到湛江家中,“蝦都發病死掉排塘了,經銷商也不拉料,跑了半個多月,沒什么事,回家休息下。”據了解,“黑格比”臺風后,陽江90%的土池對蝦都發病,高位池“幸存”下來的也不到30%。在這段時間里,出事的蝦不是賣掉就是直接排掉,再重新放苗的卻沒多少,“真的是十塘九空。”
在雷州東里做飼料業務的阿陽這段時間也很清閑,不用每天向公司做飼料安排計劃,也不用下到蝦塘去了解對蝦養殖情況,原因很簡單,“沒幾口塘有蝦。”而在去年的11月,單單他的對蝦2#料就銷售近千噸。因沒能完成目標銷售量,年底的獎金泡湯了,阿陽心情有點沮喪,“今年的蝦太難養,沒辦法!其他廠家負責東里的業務員也沒有完成銷售任務。”
有人“清閑”有人愁。“知道哪有人要出蝦不?”這是某大型對蝦加工廠收蝦員春哥最近問得最多的一句話。一有消息,他馬上到蝦塘看蝦定價派車抓蝦,“市場就那么點蝦,遲一點可能就被別人搶了。”由于現在存塘蝦分布很散,為了能多看幾塘蝦,春哥有時一天要開車奔波近一千公里。他感嘆:“辛苦點倒不怕,就怕去了沒蝦收。”
某蝦料企業莫經理這兩個星期都在粵西了解養殖情況。“據各區域業務員報上的數據統計,從陽江到徐聞,整個粵西,過冬蝦存塘量還不到3成。”莫經理表示,這絕大部分都是小規格蝦,40支/斤規格的“一蝦難求”。
風險難測補苗少
蝦農老王在“黑格比”臺風后,30畝塘只賣了幾百斤蝦。10月中旬,他以80元/萬尾的價格,重新投了180萬尾蝦苗,現在剩下不到40萬。“天氣不大好,變化大,蝦苗就出事了。”在老王隔壁,與他同時放苗的幾口蝦塘,現在只能看到黑乎乎的塘底和在風中搖曳的野草。剩下的蝦,規格都在數百支以上,由于天氣漸冷,都不怎么吃料。“要等到明年4月才能出蝦。”老王為這塊“雞肋”,春節都得守在這。
這幾天,東海島的飼料經銷商李忠雄也正為客戶退料的問題頭疼。他有個客戶,放了500萬尾蝦苗,1號料都沒吃完,在11月中旬就全排掉了。“其他養殖戶也一樣,我原先進了這么多料,真不知怎么退回給廠家。都怪這不穩定的天氣。”
當地做過多年水產技術服務的陳哲淵認為,臺風后,炎熱與清涼天氣交替出現,白天夜晚溫差較大,易引起對蝦應激發紅體病。而投放的蝦苗一般都只喂養了一個多月,規格較小,抵抗力弱,在今年這種惡劣天氣下,難以存活。
許多蝦農在過冬蝦頭次投苗失敗后,不再補苗。對此,李忠雄認 為,一是天氣越來越冷,蝦苗成活率更低,風險更大。二是有些養殖戶今年養殖不成功,資金也有些問題,為保證明年的正常生產,也不愿在這種環境下冒險再投苗,盡管現在蝦價很不錯。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臺風后,中、大規格蝦已經大量上市,小規格蝦多數排塘,這讓對蝦存塘量急劇減少。而過冬蝦投苗的蝦農大多失敗,重新補苗的很少,現在蝦塘一片空蕩蕩的現象“并不出奇”。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