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氧是水體中最主要的理化指標,養殖池塘中溶氧量通常要求在5~8毫克/升之間,至少不低于4毫克/升;當溶氧低于3毫克/升時,魚蝦會煩躁不適,輕度缺氧、呼吸加快、攝食量降低,從而影響生長。
溶氧更低時就可能造成水產動物的死亡。水體中溶氧量取決于增氧與耗氧因素的消長作用。池塘中溶氧主要來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照,溫度等影響較大);空氣溶解(與風浪,水體的水平和垂直移動有關);增氧機或增氧劑的使用;換新水所攜帶氧氣等幾個面。而水體中溶氧的消耗則包括水生生物及細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代謝耗氧,池水、底質中有機物等還原性物質的分解等幾個方面。
當池塘溶氧不足時可采用的主要應急措施有:①增氧機的合理使用;②合理的換水;③減少池塘中有機物、微生物等好氧量(方法同前);④合理地使用增氧劑;⑤逐漸培育出所需適宜的新藻相。現僅就目前主要的增氧劑作簡要的說明:
①過硼酸鈉:使用時用水溶解后,以l克/立方米的水體終濃度全池潑灑,但應注意不能與酸類物質混存。
②過氧化鈣:使用時用水溶解后,以l克/立方米的水體終濃度全池潑灑。
③過碳酸鈉:預防缺氧以0.075~0.15克/立方的水體終濃度全池潑灑;缺氧急救時使用量可加倍,以0.15~0.22克/立方米的水體潑灑。此外,0.02%過碳酸鈉溶液還可進行活魚運輸,每5~6h加藥1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質調節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