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聚氰胺相繼在奶粉、雞蛋中被查出,乳品及雞蛋市場紛紛受到沖擊后,記者注意到,在乳品及雞蛋市場逐漸回暖之時,這股沖擊波卻正在向產業鏈的上游———飼料行業蔓延,前期的質量安全事件效應慢慢顯現。
市場寒風瑟瑟“我們公司主要生產奶牛飼料,近期明顯感受到了市場需求下降的沖擊,產品銷量已經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40%。”新農科牧業公司負責人關曉偉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關曉偉在哈爾濱地區經營著一家中小型飼料生產企業,主要經營奶牛飼料加工。他告訴記者,當下奶業不振,部分地區牛奶收購價低于1元/斤,奶農飼養奶牛的積極性受挫,甚至又有奶農殺牛回彈的跡象,因此市場對奶牛飼料的需求也急劇萎縮。
在本來屬于飼料銷售旺季的11月份,關曉偉介紹,當下其公司生產的主要產品———濃縮料不僅銷量下滑,價格也在回落。“產品由前期的2800~2900元/噸下降到了近期的2400~2500元/噸左右。”關曉偉說道。
飼料企業的不景氣再向上游傳遞,飼料加工原料———豆粕、玉米價格近期均下行,市場需求疲軟。天琪期貨農產品行業研究員于海峰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開門見山地說:“黑龍江地區豆粕價格最近還在回落,在3100~3200元/噸左右調整,玉米收購價格在1450元/噸左右,有下降趨勢。”于海峰分析表示,豆粕、玉米價格下跌主要是由于失去了市場需求的支撐。“豆粕占雞飼料原料的比例最高,而近期因為受到三聚氰胺事件影響,雞肉、雞蛋價格不振,飼養行情不佳,對豆粕的需求自然下降。此外,由于大豆、豆油價格回落至上漲初期水平,豆粕價格也聯動下滑。”
供需均現萎縮今年以來,糧食價格曾走出一輪上漲格局,豆粕價格也在7月份一度高攀至4800元/噸的歷史高位,飼料價格隨之水漲船高。然而,伴隨下半年來外部經濟環境不佳態勢逐漸明朗,各大商品市場氣勢也一路下泄,飼料市場沒有獨善其身。近期又因下游行業暴出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進一步將養殖業推向不景氣的邊緣,夾在種植業和養殖業之間的飼料工業進入了微利時期。
記者從食品商務網獲悉,10月以來,國內畜產品價格繼續緩慢回落,養殖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部分地區養殖場出現虧損。受原料價格下降影響,濃縮飼料、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和自配飼料的產量和使用量增加,配合飼料產銷量較9月大幅下降。有關部門抽調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68家飼料企業統計數據顯示,飼料總產量為216.1萬噸,同比下降7.7%,環比下降11.8%。與去年同期相比,10月份,禽飼料、水產飼料、反芻飼料均出現明顯回落,其中反芻飼料下降最多,為35.2%,只有豬飼料和其他飼料出現增長。從地區看,產量環比均出現下降趨勢,其中西部12省(不含西藏和青海)環比下降最多,為16.9%,其次是東部10省環比下降8.3%,中部6省環比下降6.6%,東北3省飼料產量環比下降6.5%。
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信息中心調查顯示,全國配合飼料平均每噸下調了100元左右,濃縮飼料平均每噸下調140元左右;由于飼料添加劑、微量元素等價格變化不大,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價格調幅較小,每噸下調38元。關曉偉表示,近期公司已經著手降低產量,但是即使產品利潤十分微薄,為維護原有的客戶關系,保持市場份額,公司只能堅持生產。
后市仍處低迷在關曉偉看來,飼料行業整體不景氣主要原因就是下游需求的萎縮。他表示,10月下旬發生三聚氰胺雞蛋事件后,雞蛋銷售數量和價格雙雙下降,不少蛋禽養殖戶處于虧損狀態,對養殖戶補欄信心打擊較大。而奶業生產雖然逐步恢復,但需求量依然不大,出欄生豬價格繼續下滑,生豬養殖普遍處于無利潤或虧損狀態。此外,進入四季度,水產養殖進入淡季,水產飼料需求大幅下降。
“受全球金融危機和三聚氰胺事件對飼料行業的沖擊和影響,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從原料、成品、養殖、經銷商等都在壓縮存量。預計,近期飼料產銷量將再度縮減。”于海峰說道。
關曉偉表示,在當前外部大環境不樂觀的情況下,企業只能盡力調動下游需求,推出一系列促銷活動維持生產,以期挺過這段困難時期。“前期的三聚氰胺事件給行業敲響了警鐘,生產企業必須嚴抓產品質量。其中最有可能發生問題的環節就在原料上,因此,企業必須加強原料進廠檢測,做到從源頭抓起。此外,企業應該正確引導下游用戶,培育養殖農戶購買有質量保證的品牌產品,不要貪圖小便宜而吃了大虧。”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飼料行情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