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0日,江蘇連云港籍一艘漁船在147海域作業時,一頭鯨魚被漁網纏住,發現時已經死亡,后被拖回連云港贛榆柘汪碼頭。(見右下圖)連云港海洋博物館獲知信息后派出有關專家對該鯨魚實體進行初步鑒定,認為是柯氏喙鯨物種,并組織人力對該鯨魚作搶救性保護、記錄下有關研究數據。此后,由博物館聯系我國著名鯨類研究專家遼寧省海洋水產研究院研究員王丕烈教授和國內有關鯨豚研究單位對該鯨魚再次進行鑒定,王教授確認該鯨是在我國大陸海域首次發現的“柯氏喙鯨”物種。這個發現,對于我國及國際鯨豚組織開展海洋生物學、生態學研究極具意義。
這只柯氏喙鯨為雄性,長6.2米,重約3噸,根據外形和骨骼發育特征判斷為成體喙鯨。特征是有較長的喙,下頜比上頜長出4.2cm,下頜前端有一對較大的錐形牙齒,尾無缺刻,背鰭較小,位于身體的后部約為體長的1/3處,外形似超大型的海豚。在生物學分類上,柯氏喙鯨是柯氏喙鯨屬的唯一一種。目前,我國大陸各省、市、自治區國家和地方的生命科學院、海洋研究院所、歷史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尚無該物種的實體標本和記錄資料。該柯氏喙鯨的發現,填補了我國該物種標本實體的空白,在生命科學研究和學術研究上價值重大。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