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鉤蟲病(Tetraonchus disease Of rainbow trout )
[病因]病原體有粟色四鉤蟲(Tetraonchus awakurai )和突吻四鉤蟲(Tetraonchus oncorhyuchi)。由幼蟲傳播。
[癥狀]四鉤蟲寄生于魚鰓,利用錨鉤鉤住鰓組織造成鰓絲損傷、充血,鰓黏液分泌增加。由于四鉤蟲對鰓的破壞常導致細菌及其他病原的繼發感染,病魚食欲衰退,呼吸困難。
[流行及危害]該病流行于日本的北海道、關東等地。尤其使用河道水養殖易發病,發病稚魚易死亡。
[診斷]取少量鰓制作水封片顯微鏡觀察發現大量四鉤蟲可確診。
[治療]①0.2~0.4毫克/升晶體敵百蟲或1~2毫克/升粉劑敵百蟲全池潑灑。②0.025%福爾馬林水溶液洗浴1小時。③3%食鹽水浸洗6~8分鐘,每隔7~10天1次,連續2~3次。④晶體敵百蟲面堿合劑(1:0.6)長期浸泡,使池水濃度為0.1~0.3毫克/升。
[注意事項]四鉤蟲形如指環蟲,但腸管呈棒狀,無分支,2對錨鉤,1根支持棒,1對扇形支持棒,8對邊緣小鉤,憑這些特征可與指環蟲區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病害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