鱖魚苗孵化后能否及時吃到第一尾魚苗是提高成活率的關鍵。一般催產鱖魚,也要同時催產團頭魴或草魚等餌料魚,最理想的是團頭魴。因為團頭魴魚苗細長柔軟、游泳能力差,鱖魚容易捕捉,也是適口性強的活餌料。
隨著鱖魚苗的生長,供應餌料魚也要隨之增加。在供應餌料魚時,應控制餌料魚在鱖魚體長的一半以下。鱖魚體長長到6~8分時,可喂花白鰱魚苗,這些餌料魚必須專池培育,還要一環套一環地進行配套生產,特別要注意餌料魚不能過大,否則會造成鱖魚吃不到餌料魚而死亡。
鱖魚在苗種培育期間,很容易感染水霉病和寄生車輪蟲、斜管蟲及其他原生動物,嚴重時布滿全身,導致大量死亡。采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使池水成0.7ppm濃度,可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若在流水式孵化缸內灑藥時,要停止流水30分鐘,灑藥濃度為1.4ppm。鱖魚苗對藥物比較敏感,用藥時需計算準確,否則極易造成魚苗死亡。待長成“南瓜子”大小時病害逐漸減少。
鱖魚繁殖宜早不宜遲,早繁殖,餌料魚容易解決;繁殖晚了,由于四大家魚繁殖期結束,餌料魚難以購買。在計劃催產鱖魚時,要考慮。到餌料的供應狀況。每尾鱖魚苗進食初期,攝食1~5天,日糧為2~4尾餌料魚;6~10天,日糧為10~15尾,育成火片鱖魚種需餌料魚1006尾。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