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條件
加強池塘改造,培育移植水草,營造適合江黃顙魚與河蟹棲息、攝食、生長的優良生態環境。
主要措施:
1、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的地方,特別要求臨近沒有污染源;
2、進行徹底清塘消毒,在冬季整收好池塘,每畝池塘用生石灰150公斤進行全池潑灑,殺滅有害病菌與野雜魚、蝦;
3、設置隱蔽物,沿池塘四周種植水花,5米左右種植一塊,并根據生長情況,適當施肥與修割,保持水草覆蓋面積占池塘總面積的20%左右。水草不足時,則要加強施肥,培植水草;水草超過 30%的覆蓋面時,則要及時進行修割,以保持良好的水體空間和溶解氧。
4、以黃顙魚養殖為主的池塘,每只池塘配套葉輪式增氧機1臺,以防黃顙魚缺氧浮頭。
二、合理放養種苗 河蟹塘混養江黃顙魚,規格為40-50尾/公斤江黃顙魚種,畝放200-250尾左右;3-4厘米左右的江黃顙魚夏花,畝放500-1000尾。畝放扣蟹800-1200只,規格為150-200只/公斤,同時也可搭養少量鰱鳙魚種。
三、科學投喂飼料 飼料投喂做到“四定”原則,具體做法:
1、定時:每天投飼1—2次,一般上午為8—10時,下午為4—5時進行;
2、定量:投飼量一般占載魚量的2— 5%投喂,具體根據吃食情況而定;
3、定質:飼料可自已配方并加工而成,主要原料有魚粉、蠶蛹、蚌肉、豆粕、菜餅、四號粉等,做成飼料蛋白質含量為30% —35%,絕不投喂變質飼料;
4、定位:沿池塘四周均勻定點投喂。同時還堅持“四看”,即看魚蟹吃食情況、看魚蟹活動情況、看季節變化和看天氣狀況,靈活掌握,及時適當調整投飼量。
四、加強日常管理
1、定期加注新水。放養時,將池水灌至80厘米左右,以后每周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量為5厘米左右,到高溫季節來臨之前,把池水灌至最滿。到養殖生長旺季,則在加注新水的同時,每隔30天使用1次生物制劑——EM原露,以調活、調好水質與水色。
2、定期預防病害。放養時將魚體用食鹽水進行浸洗消毒,防止魚體擦傷后發生水綿病和赤皮病。平時在預防病害時,一般以生石灰為主進行全池潑灑,用量為每畝每米水深10—15公斤。但在梅雨季節和秋雨季節,則使用高效低毒的水產消毒劑進行水體消毒,如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用量根據使用說明書要求使用。
3、加強巡塘管理。每天2—3次巡塘,注要觀察養殖品種的活動情況,病害情況,水質變化情況,吃食情況和防逃設施等,發現有不正常現象和問題時,及時采取措施。
五、適時輪捕
江黃顙魚底棲生活,而且在較高密度的池塘養殖中,江黃顙魚還喜歡生活在隱蔽物中。根據黃顙魚這一生活習性,采用PVC管誘捕,將直徑為4寸的PVC管截成長度為1—1.2米的管子,一端用聚乙烯網布包扎,一端開口,開口端系好長為1.5—2.0米的繩子,并配上浮子,傍晚放入池中,夜間江黃顙魚會自行進入管子,則清晨起捕,捕大留小,每根管子每次可起捕江黃顙魚1公斤左右。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