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從22日起,黔靈公園開陽潭內兩萬尾觀賞魚開始陸續“分家”。這些在三年前投下的魚苗如今已“長大成人”,原來看似寬敞的“家”,現在卻已變得擁擠不堪。公園管理部門為此決定讓其中5000尾魚“分家”。
壯漢圍捕 魚兒反抗
8月22日下午6點30分,8名中年男子光著膀子,趟著齊胸的水,拉著魚網在開陽潭里一字排開,從北向南逐漸地圍攏。
“快看呀,有魚跳出來了。”圍觀的市民里不時傳出歡呼聲,隨著魚網的不斷收縮,被圍的一些觀賞魚開始“跨欄”,拉網的男子由于雙手都要提住魚網,根本無法顧及。“把網提高點,快!”拉網的其中一個男子大聲地吆喝著,聽罷,其余同伴用盡力氣,把網提到頭上。由于此時氣溫逐漸降低,幾名男子的身子都開始發抖。眼見“對手”已經疲憊不堪,魚兒似乎“士氣大振”,比先前跳得更高,不少魚兒越過網繩恢復了自由身。
開陽潭水面并不大,拉網的進程顯得很快。不到半個小時,魚網開始合攏,近千尾體型“肥胖”、長度約一尺多的魚,由于無法完成“跨欄”而被“生擒”。
游客關注 人魚情深
和眾多“看風景”的圍觀市民不同,兩位頭發花白的老年人顯得焦慮不安。當工作人員還在拉網捕魚時,他倆就在不停詢問:“他們拉網干什么,要把這些魚撈起來賣了嗎?”
記者一打聽才知道,這兩位老人就住在北京路,每天清晨和晚飯后,他倆都要來開陽潭看這些觀賞魚,并從家里帶來玉米粉和面食給魚兒們“加餐”。“它們都認識我們了,我倆每次一來,還沒有開始投食,這些魚就爭先恐后地圍了過來。”其中那位姓萬的老人有些自豪地告訴記者。他的老伴吳婆婆則說:“每天我們都要來看它們,一天看不著就覺得心里空空的,我想,魚兒也是天天想看到我們的。”
像這兩位老人一樣的愛魚之人還有不少。“撈魚干什么?”“要拿去賣了嗎?”幾名捕魚的工作人員剛上岸,還沒來得及把身上的水擦干,就被市民們圍住問這問那。
5000尾魚要“分家”
據了解,2002年,黔靈公園在開陽潭里投放了兩萬尾觀賞魚的魚苗。3年過去,這些魚不斷長大并開始繁殖后代,造成塘內擁擠不堪,已出現缺氧的現象。因此公園決定把大約5000尾觀賞魚轉移出去,搬到不遠處的搖光潭中。
這位工作人員說:“給它們搬家很困難,這些魚都很聰明,得分好幾次打撈才行。”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