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養殖,即利用房前、屋后或村前、莊后的大小不同水體進行以養魚為主的水產養殖。我國是世界上養殖最早的國家,庭院養殖字古代的殷商就出現了。近年來,由于庭院生態養魚,既可增加農民收入,又能減少害蟲對莊稼的危害,美化農家庭院,改善生態環境,一舉數得。若按照每年3造計,可凈收入990元,每平方米均收入99元,其經濟效益可觀,深受廣大農民朋友們的喜愛。
1、養殖特點
庭院養殖具有生產潛力大,形式多樣、靈活應變,綜合利用、成本低廉等特點。
2、養殖方式
(1) 池塘條件較好、標準較高的高產養殖方式;
。2) 池塘條件較差、標準較低的一般養殖方式;
。3) 山間溪流,冷、熱泉流的引流流水養魚方式;
。4) 小土池、小水池的觀賞魚養殖方式;
。5) 溫棚養殖方式和大水面“三網”養魚方式。
3、魚類
由于庭院養殖的廣泛性和形式的多樣性,幾乎所有開展人工養殖的魚類和水產動物都可以養殖?偟膩碚f,“四大家魚”,鯉、鯽、團頭魴等常規魚類是基本的養殖品種。但是,對于名貴的魚類,如大口鯰、烏鱧、長吻鰭等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養殖。
4、魚種的放養
庭院養魚水體交換量少,溶氧量少,因此必應選擇吃食性、耐低氧、生長快的品種為主養對象,如:羅非魚、淡水白鯧、黑魚、革胡子鯰等。放養密度為50g/尾的魚種每平方放7—15尾。
5、管理
(1) 飼料的喂養
對于主養草魚、團頭魴等草食性魚類,主要是利用農用、旱地、菜園等各類雜草、雜菜、水草和間苗等青飼料喂養;對于鯉、鯽等雜食性魚類,應以投喂麩、糠、餅等各類農副產品飼料為主,糞肥為輔;對于鰱、鳙等濾食性魚類,主要是通過施用農家肥和化肥,培植天然活餌料,或通過與草食性和雜食性魚類混養,利用魚糞肥水可帶養15%—20%的鰱、鳙,或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生活污水(下雨沖進)養殖;對于其他名優魚類則可根據其食性和相關養殖方法進行飼養。同時投餌應注意要定時定量。
(2) 水質管理
庭院養殖一般水質情況多變,特別是各種小型水體易污染,也易變壞和缺氧氣。其水質管理,主要是通過加水、換水和機械攪水(增氧機、潛水泵等)方法進行增氧和生態改良;在水質太瘦時通過適當施用農家肥和化肥調節。
(3) 魚病防治
主養魚種下塘前用8%左右的食鹽水浸洗消毒,下塘后先投喂5天左右的藥餌,以后定期投喂藥餌,每次一天。每20天用20ppm的石灰水全池潑灑,保持水質清新。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