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2008年,為大力發展十大富民產業之一的牡蠣產業,山東省乳山市采取多種形式,結合市政府出臺的養殖扶持政策,使牡蠣產業建設再上新臺階。
一是在穩步擴大牡蠣養殖基地規模的同時,積極引導威海同仁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和乳東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等有關企業開發了面包粉牡蠣、即食牡蠣等系列產品,切實提高牡蠣產品的附加值。
二是做好牡蠣精深加工項目推介工作。通過查閱、咨詢等方式,在國家專利網上共收集30多種牡蠣產品精深加工專利技術并編印成冊,進行廣泛宣傳;組織相關企業、部門參加了第三屆威海國際漁業產業博覽會和2008年中國(北京)國際地理標志產品展覽會,進一步擴大了乳山牡蠣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三是協助召開牡蠣產業研討會。全程組織并參與了牡蠣產業技術發展研討會及乳山優質牡蠣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論證會,成立了牡蠣協會,為牡蠣產業的持續發展搭建了平臺。會后,強化追蹤,及時與省科技廳、中國海洋大學、農業部黃海水產研究所等繼續保持密切聯系和溝通,努力爭取上級扶持政策和項目盡快落戶乳山。
四是積極做好牡蠣產業的招商工作。乳山市海洋與漁業局經過多方努力、積極運作,引進青島客商與乳東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合資合作,在徐家鎮駐地開始籌建新廠區,主要進行水產品加工和即食食品的生產。該廠區總投資2600萬元,占地面積35畝,目前已開工建設。
五是乳山牡蠣地理標志商標通過國家工商總局注冊。從2006年開始,乳山市海洋與漁業局即開展了走訪調研、考察論證、搜集資料等前期工作,并按要求進行了專業鑒定和資質認定,聘請威海市友誼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為代理,在工商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今年11月13日,“乳山牡蠣”正式獲國家工商總局審批通過并公告,為牡蠣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