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4年03月27日新聞)宜賓消息 從宜賓市水利局水產部門獲悉,作為今年我市十大亮點水利工程之一的宜賓鱘魚救護中心,國債投資資金已經到位,進入最后的選址建設階段。
自2003年元月24號,在我市長江水域發現消失了近20年的國家一級水生保護動物----白鱘后,引起了中國科學院水產研究所和省、市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白鱘,地方名為“象魚”,被譽為長江中的活化石,是從距今1億5千萬年前殘存下來的,全世界只有中國才有,且十分少見。
為保護這一珍稀水生物種,國家決定投資1070萬元,在宜賓建設鱘魚救護中心工程,中心規劃占地180畝。經過反復研究選址,目前初步選擇飛機壩為建設地點。按照計劃此項工程將于2005年建成。這個中心建成后,將成為集科研、生產、觀光為一體的生態基地。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