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魚鱉混養的好處
① 提高飼料效率和經濟效益:鱉的配合飼料一般含蛋白質40%~50%,營養價值很高,也是雜食性魚類的好食物,鱉丟棄的殘餌正是喂養鯉魚、鯽魚、羅非魚的好餌料。因此,魚鱉混養可減少餌料的浪費,提高飼料效率和經濟效益。
② 鱉糞的利用和清潔水質:鱉糞如果長期沉積于水底,細菌分解后會產生硫化氫、甲烷、氨氣等有害氣體污染水質。雖然糞肥分解后可以被水中浮游生物利用,但浮游生物繁殖高峰期過后就會出現衰亡期,同樣會腐爛,放出有害氣體污染水質。鱉池混養肥水魚(鰱魚、鳙魚),肥水魚以吃浮游生物為主,可以控制浮游生物的生物量,穩定水質而變害為利。
③ 養鱉有利于底肥分解:鱉在池底爬行或鉆泥,破壞底泥表面的一層氧化膜,可以防止土壤板結,增加土壤通透性,促進土壤肥料分解,有利于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的生長繁殖。鱉的上下活動也是一種增氧的過程,可以增加水中溶解氧,有益于魚的生長。
④ 有利于防治魚病:一般來說在鱉池養的草魚很少得病,成活率達70%以上,比不養鱉的池高1倍。這主要是一些游動緩慢的病魚被鱉連魚帶病原都吃掉了,減少了魚病的傳染。目前未見有草魚三大病的病原感染鱉的報道。
(2)可以與鱉混養的魚類
混養的魚類以鰱魚、鳙魚為主,適當混養草魚、鯉魚、鯽魚和羅非魚。后三種是雜食性魚類,鱉的殘餌它們都愛吃,特別是羅非魚,能吃掉別的魚類難以消化的魚腥藻、微囊藻,有“水體清道夫”的美稱。它在水體的存在,能改善水質。但它的繁殖力很強,應只放養單性(雄性)羅非魚,以維持水體生態相對穩定,利于鱉及其他混養魚的生長,提高經濟價值。親鱉越冬池不能混養羅非魚和鯉魚,因為它們翻底會干擾親鱉冬眠。
(3)放養時間及放養量
當11月份(南方)水溫降到18℃以前(鱉鉆泥冬眠之前),魚、鱉同時一次放足。讓鱉適應新環境后再鉆泥冬眠。
① 鱉的放養規格及密度:鱉每只重100克以上,每平方米放養2~3只;每只重250克左右,每平方米放養1只。
② 魚類的規格及放養比例:白鰱長14~20厘米的,放養比例占60%;鳙魚長14~20厘米的,占20%;草魚長10~14厘米的,占10%;鯉魚或羅非魚長5~7厘米的,占10%。
魚類每667平方米混養量一般為150~200尾(主養鱉),最高可達800~1 000尾(主養魚)。一般宜少不宜多。
(4)放養方法及步驟
① 修整魚池,清塘消毒:放養魚和鱉前15天,清除池內過多的淤泥,每667平方米潑撒生石灰150千克,深翻底泥,經太陽暴曬,徹底消滅病害。維修各項設施,施足基肥(腐熟農家肥)。
② 進水:放養10天前進水,用密網箱過濾,防止敵害重新進入。
③ 放養:秋天先放鱉后放魚,春天可先放魚后放鱉,其余時間可同時放。放養前要進行魚、鱉體表常規消毒。
(5)養殖管理
① 投喂:低水溫時節(4月中旬以前),可將魚、鱉的飼料直接放在池邊的陽坡水里,讓魚、鱉同吃。隨著水溫升高,應各設食臺。鱉的食臺仍在原地,魚的食臺另設一處。投喂量為主養種類(鱉或魚)重的6%~8%,以每天傍晚不剩殘餌為準。
② 夏季水溫較高,是魚和鱉生長的黃金季節,但也是疾病容易發生和魚類缺氧泛塘的季節。要加強水質管理,常加注新水,排除池內底部的污水。其他防病措施與單養鱉的措施一樣。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