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4年03月23日新聞)上海新聞晨報消息 “虹鱒魚的商業用語今后將被規范。”昨日,在“規范水產品商業用語座談會”上,上海水產行業協會副會長、上海水產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孔慶源向記者表示,今后協會將制訂一個水產品商品用語命名標準,專門用來規范水產品的商品名命名方式。
實際上,除虹鱒魚外,市場上還有不少水產品商品名也很混亂。“最多的時候,一種水產品在全國有20個不同的名字。”一位水產專家告訴記者,比如現在在市場上,金槍魚既是指一種大型深海魚類的名字,同時又指一種體形小巧、俗稱“煙管魚”的小魚,市場上水產品亂命名情況已經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
水產行業協會的袁道亮也坦言,他在搜集各個市場匯總來的水產品情況時經常發現,明明是一種水產品卻有多個名字,搞得他都覺得如墜入云里霧里。
孔慶源認為,導致亂命名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進口魚大量入滬,而原有的資料與市場脫節,無法規定這些最新水產品的名字,這次“虹鱒魚冒名三文魚”的事件促使他們認為必須改變這種情況。
據了解,水產協會將在近一段時間內搜集資料,制訂一個專門的標準,用來規范行業內的水產品商品名的命名方式。命名的基本準則是簡潔、喜慶、不違法,而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就是“先入為主”,也就是說,已經被使用的名字不得再被另一種產品使用。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