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農村報 訊: 廣東投苗高峰期或在3月中旬

去年底投放的冬棚蝦經數月養殖,多已達出售規格,清塘上市。然而,珠三角的養戶們并沒有停歇,為了趕在5月份出蝦賣個好價錢,2月上旬,他們已開始投苗,在冬棚蝦塘里進行頭造蝦的標粗養殖。
開始少量放苗
江門市大鰲鎮的梁大姐承包了13畝蝦塘。在今年春節前,她已把冬棚蝦出售完畢,但她沒讓蝦塘閑著,在進行簡單的清塘處理后,立即進水,購買肥料肥水,培育生物餌料。2月2號,投放蝦苗80萬尾。
而同在大鰲鎮的對蝦養戶錢根也告訴記者,他早已向中山的一蝦苗場訂了100萬尾的蝦苗。在2月3號前已做好投苗前準備工作,“現在主要是看天氣,哪天好就哪天投苗。”
“現在還只是少量人投苗。”廈門利洋水產醫院新會水產藥店的負責人王秀新估計,現在大鰲鎮投苗面積僅占總養殖面積2%左右。中山永健蝦苗場總經理梁健毅亦表示,現在投苗的蝦塘的確不多。“我們場現在每天大約出1000萬尾的蝦苗,而正常情況下一般一天有5000萬尾。”不過梁經理認為,隨著冬棚蝦的出售及天氣的逐步回暖,投苗的養殖戶會越來越多。
趕養一造趕高價
錢根是去年底才承租了兩口蝦塘,由于需要對蝦塘進行修整,所以他沒養過冬蝦。不過,他還是請人給他的一口蝦塘搭起了大棚,“在大棚的保溫作用下,蝦塘的水溫就算在冬天也可維持在適合對蝦生長的溫度,并且外界天氣變化也不會影響對蝦的生長。這樣可以早點投苗,趕在5月份上市。”錢根表示,在5月份過冬蝦多已出售完畢,白水塘養的蝦多是在清明前后投苗,還沒達到上市規格。5月份能達上市規格的蝦不多,正好可以趕個好價錢。
除了趕個好價錢,多養一造蝦、提高年總產量,也是許多頭造蝦養殖戶趕投苗的另一原因。大鰲鎮蝦農周金海養的冬棚蝦已出完,正準備放苗。他表示他的塘租一年得3000元/畝,每年搭棚每畝花費都在3000元左右。“花費這么大,不早點投苗多養一批蝦,豈不是很吃虧?”周金海開玩笑說道。
周金海打算將投苗密度控制在8萬尾/畝,“密度小些,病害少,成活率高,蝦也長得快,可盡快上市”。他表示,經3個月的生長,對蝦一般可達40支/斤的規格,每畝產量可近1000斤。在5月對蝦上市后,他可接著投第二造蝦,然后在10月份再投放第三造蝦。這樣,“一年可養三造蝦”,雖然塘租貴,但全年下來,可充分利用蝦塘進行養殖,每斤蝦的生產成本就可大大減少。
小旺季即將到來
2月4日,南方農村報記者在江門新會市睦洲鎮金利蝦苗場看到,工人們正忙著把少量的蝦苗分裝到一個個袋子中。苗場經理梁錦華解釋,這是給客戶試水用的蝦苗。這段時間許多蝦農到金利苗場看苗,已預定蝦苗1000多萬尾。他們苗場也正加大人力物力進行生產,以滿足需求。根據客戶的提苗時間,梁經理表示,今年珠三角頭造蝦的投苗高峰期可能在3月中旬出現。
由于最近進水肥塘的養殖戶開始增多,王秀新這幾天銷售較多的是消毒劑與肥水類產品。“其他區域的分店的生意還比較清淡,我們珠三角這邊的藥店已開始忙開了。”他表示,現在塘里的冬棚蝦,規格多在50支/斤,完全可以上市。由于現在蝦價好,養殖戶們為趕養頭造蝦,不怎么惜售。王秀新估計,在未來的一兩個星期內,可能就會逐步出售完畢。隨著投苗養殖戶的增多,他們到時“就得從早忙到晚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