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的池塘養殖業經過20 年時間的發展,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養殖技術也逐步成熟。池塘養魚為解決市民的吃魚問題,豐富市民的菜籃子作出了貢獻。為探索如何減少水產養殖的用水量,減輕它對自然水域水質的污染程度,市有關部門開設“封閉式羅非魚養殖試驗”課題。試驗內容主要是在羅非魚養殖的全過程中,對養殖水進行循環利用,減少用水量,即使是在高溫季節,也只是添加少量水,而且不向外界排水。
材料和方法
1、養殖池面積3330 平方米,池深2m。四周有水泥板護坡,淤泥層厚15cm,進水用60-80目篩絹過濾防止野雜魚類及魚卵進入。配備3KW 增氧機一臺。
2、放苗前兩星期用10mg/L 的漂白精清塘,一星期后施入少量有機肥,注水至水深1m 左右。投放規格3cm 的全雄羅非魚1.5 萬尾,飼養一個月后分池。挑選規格整齊的魚種放養,放養量為每畝1500 尾。
3、每天投喂餌料3 次,即上午8:30,中午12:00,下午15:30。投喂量以投后半小時吃完為宜,水溫低時可適當延長吃料時間。
4、在飼養期間,每月投放50kg 石灰,以增加水體鈣質。視天氣情況適當開啟增氧機。
5、每月進行抽樣檢查,了解魚的生長情況,及時調整投飼量,做好養殖記錄。
小結
1、在養殖全過程中只是添水加水,未向外界排放養殖污水,并未影響羅非魚的生長。
2、養殖過程中未發現任何病害,末使用任何藥物。
3、羅非魚屬熱水性魚類,在秋季當水溫降至15℃以下時應進暖棚越冬,但只要掌握該魚的生物學特性,在冬季到來之前養成商品魚出售,可以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