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物以稀為貴。”陜西省城固縣的農民戴銘恒因地制宜選擇特種養殖為致富門路。他歷盡艱難,攻克資金和技術上的難關養殖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獲得良好的經效益并帶動了當地部分農民致富。在農村創業首先要選好路子,同時更要有像戴銘恒一樣“八匹大馬拉不回頭”的決心和恒心,才能掘到真金。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正日漸稀少。但在陜西省城固縣有一個叫戴銘恒的人,卻投巨資挖山洞數百米,養殖娃娃魚2萬多尾,價值上億,受到陜西省水產界的關注。
戴銘恒養娃娃魚的地方稱朝天溝,朝天溝溝深谷狹,人跡罕至,手機在這里沒有信號,仿佛與世隔絕,在距離村落十多公里之外的山谷。娃娃魚又叫大鯢,叫聲酷似嬰兒啼哭已存在地球上達三點五億年,被譽為水中熊貓,會游動的活化石,是我國獨有的一個珍稀物種,具有很高的科研、藥用、食用和觀賞價值。娃娃魚喜陰怕光,白天常潛居在有洄流水的洞(內,一(一尾。娃娃魚主要以蛙、魚、蛇、蝦及水生昆蟲為食,耐饑能力極強,在清涼的水中二三年不進食也不會餓死。
今年45歲的戴銘恒,1984年從華中農大畢業后養蛇十多年賺幾百萬元,期間,他發現野生環境下娃娃魚越來越少,市價從每公斤百元漲到數千元,2000年,戴銘恒辦理馴養許可證并收購三百多尾娃娃魚,想象著靠育苗賺大錢。
當年春天,戴銘恒把家里的80多尾娃娃魚放養在土垣村河道里,并用矮墻圈起來。娃娃魚在自然狀態下雌、雄很難同時、同地、同步排放卵子、精子,受精和繁殖率很低,戴銘恒就每天都給娃娃魚投喂些小魚蝦以及維生素C、E片劑,促使娃娃魚發育成熟。戴銘恒在原生態下繁殖成功娃娃魚苗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漢中市,相關管理部門召開現場會,推廣他的經驗。
就在戴銘恒盤算著如何能繁殖更多娃娃魚苗賺錢的時候,2002年8月的一場山洪轉眼之間擊碎了他的美夢。每當想起這慘痛的往事,戴銘恒的內心都難以平靜,他心疼那八十多尾種魚和300多尾娃娃魚苗。村民劉淑娥:“一場大雨下來,遍山都是水,我們趕快叫群眾來搶救,搶救也搶救不了,最后幾十條娃娃魚給淌了。”2002年9月,雙溪鎮黨委書記薛曉強聽說了戴銘恒的經歷,勸說他到一個只挖了幾米的山洞重新建設養娃娃魚,一個是鎮里有招商引資任務,另外能避開偷盜、山洪、以及天敵貓頭鷹水獺等危害,戴銘恒也能賺錢。選擇山洞養娃娃魚沒錯,但要利用那個只挖了幾米的廢棄山洞,戴銘恒就需要從家里大量拿錢,但妻子堅決反對。在雙溪鎮簽約現場,戴銘恒妻子大吵大鬧,他們在眾人面前都丟盡了臉。八匹大馬拉不回頭的戴銘恒,私下和雙溪鎮簽約,獨自帶施工隊進山了,他發誓,挖洞不成死也要死在山洞里。但那仿佛是一個無底洞,十幾年養蛇積攢的四百多萬元用命換來,可這些錢眨眼間就如流水嘩啦啦全部花光。
在陜西省水產局朋友幫助下,2004年,戴銘恒把8條娃娃魚賣到了西安一家海洋館,20多萬元錢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這個窗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戴銘恒的知名度,后來,鄭州昆明等地海洋館和全國一些旅游景點成了他的客戶,他拓展出一個銷售渠道。2005年初春,清澈的山泉水引進了剛開鑿成功的570米長的山洞,寂寞的山桃花開了,如同戴銘恒壓抑了多年的心情。戴銘恒把暫養老家地下室的200多尾娃娃魚轉移到建成的山洞里,野生娃娃魚8年到10年才能長成,但在山洞里人工養殖娃娃魚,三四年就能成熟。食物充足、沒有天敵和自然災害威脅,娃娃魚成活率很高。2006年,戴銘恒的娃娃魚苗在山洞內人工繁殖成功。2008年3月13日,陜西省漢中市一個服裝廠老板第三次找到戴銘恒,他看上戴銘恒山洞里一尾9歲齡娃娃魚,九歲的娃娃魚繁育還正當時,正常狀態下,娃娃魚能活130歲,是兩棲動物中壽命最長的。戴銘恒是個實在人,不怎么會搞價錢,最后還是100萬元成交了。這樣值錢的娃娃魚,戴銘恒的山洞里還有100多尾,賣一尾也很平常。在漢中市,農戶在縣級漁政監督管理部門辦養殖證后即可養娃娃魚,但不能隨意買賣。有省水利廳經營利用和馴養繁殖兩個許可證的,在陜西省包括戴銘恒只有4家。
漢中市有獨特的自然條件,在戴明恒的帶動下,農戶養娃娃魚積極性很高,挖山洞成功后每年繁殖1萬多尾魚苗。戴明恒把握住了商機和主動,4年時間,他已獲得670萬元收入。
我國娃娃魚人工養殖量約120萬尾,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養殖要得到批準,受養殖地域環境和繁育瓶頸影響,娃娃魚依然奇貨可居。目前,娃娃魚種苗銷售是養殖企業發展的主要手段。2004年,汪德華開始為戴銘恒代養娃娃魚苗400條,他掙勞務費,戴銘恒建池子,四年后收回去。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