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4年12月08日新聞)從市場上買回的鯽魚,竟然煮不爛咬不動。有關專家建議,在目前尚無鮮活魚可供檢測的情況下,不排除鯽魚有被污染的可能,市民最好暫不食用。
據東西湖一名讀者反映,他也買到這樣的“硬鯽魚”,吃起來像牛肉一樣嚼不動,便將剩下的鯽魚送給賣魚的,魚販說沒問題,說要自己拿回家吃。
農業部漁業環境及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主任汪亮介紹,“硬鯽魚”是否受到汞、鉛、砷等重金屬的污染,可做鮮活魚檢測,但污染是否導致魚體變結,尚無法檢測、判斷。
中科院水生所高級工程師陳煒介紹,鯽魚吃了蠶豆可能導致肉質變結,但至于硬到什么程度,到底是什么原因,須對魚體進行生化分析,需要一個復雜的過程。
食品安全關系到市民健康。如有讀者再發現這樣的“硬鯽魚”,可速與楚天都市報聯系,方便及時送檢。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