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以后,銷售量下來得特別猛。 ”在銅川路水產市場,一名主營魚蝦的老板邊說邊搖頭。 “春節過完了,我原來一直供貨的那家公司也沒有開工,公司不開業食堂當然也不用開,這個客戶不知道還保不保得住。 ”各個企業的困境,讓以團體訂購為主要利潤來源的水產大戶們在春節后感受到了訂單流失的“寒意”。
餐飲業的不景氣更是讓水產行業感到“唇亡齒寒”。 “節后餐飲市場的冷淡連帶著水產品,其中以高檔水產品為主的銷售情況急轉直下。”東方國際水產中心企劃部經理王德才表示,金融危機讓消費者不再輕易在外就餐,或降低用餐標準,已有規模較小的餐飲企業開始倒閉。據上海餐飲協會統計,從2008年開始,部分上海著名企業已出現連續數月負增長現象,大型正餐企業和高檔消費餐飲企業受沖擊最大。上海水產協會相關人士表示,除了消費者變得節省外,酒店的 “堅挺”價格也是一個原因。上海水產協會相關人士表示,因為高檔酒店如今已無法保證原來的訂單,為了盡快脫手存貨,不少水產經營戶降價兩三成賣給酒店,但酒店依舊以原價出售,高檔水產品的消費量仍然無法上升。
不過,和高檔產品形成對比,低端淡水魚的消費市場基本沒有受到影響,草魚、青魚、鳙魚、鰱魚號稱“四大家魚”,由于售價不高,經濟實惠,頗受普通市民的歡迎,銷量還一度有所提升。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行情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