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第六屆東北亞港灣局長會議8月29日在京舉行。會前,交通部副部長徐祖遠親切接見了來自中、日、韓三國的與會代表。
徐祖遠在接見時說,近年來,東北亞已成為全球經濟中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港口得到了長足發展,港口間的國際合作也日益增多和加強。當前中國正處于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時期,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帶動下,中國港口強勁發展,東北亞其它國家的港口也從中受益。中國港口與周邊國家港口在共同發展中實現了互利共贏。
他指出,在東北亞經濟快速發展和國際合作進一步加強的大背景下,搭建一個港口行業的高層次、權威性的交流平臺---港灣局長會議十分必要,通過這一機制可以推動東北亞港口間的交流與合作,完全符合本地區各方的共同利益。
徐祖遠希望各方進一步加強交流和合作,研究東北亞港口應對經濟增長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為東北亞港口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我國交通部水運司司長蘇新剛、日本國土交通省港灣局局長鬼頭平三、韓國海洋水產部港灣局局長鄭萬和出席了會議,并就港口在經濟全球化下的發展交換了意見。會上,三國代表還分別介紹了2004-
2005年各國港口的發展情況,介紹了港口建設和管理的新動態、政府的相關政策,交換了港口管理和發展的相關信息。他們一致表示,將共同致力于推動東北亞地區的港口發展,改善東北亞港口結構,提高港口建設水平,為區域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三國聯合研究課題組也在會上匯報說,目前正在進行研究的三個課題是:"推進東北亞地區港口投資和港口自由貿易區"、"推進東北亞區域游輪運輸"和"基于可靠度的港工結構設計"。這三項研究計劃將于2006年完成,在第七屆東北亞港灣局長會議上提交總報告。
據介紹,在"推進東北亞地區港口投資和港口自由貿易區"的研究課題中,中方研究人員主要負責研究和評估中國港口投資政策、港口自由貿易區發展,并通過研究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對東北亞區域港口投資和港口自由貿易區提出政策建議。
在"推進東北亞區域游輪運輸"的研究課題中,中方研究人員結合本國情況,研究了世界游輪市場的發展情況,分析和預測了我國游輪市場發展前景,探討了評估游輪經濟作用的理論方法,測算了2010年游輪產業的經濟影響,并將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我國發展游輪運輸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建議。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