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象山港資訊:

“今年是紫菜養殖‘荒年’,赤潮對紫菜產量、質量都帶來了不利的影響。”自去年首刀紫菜收割以來,記者聽到多位養殖戶這樣說。
而近日在高塘島鄉,記者卻聽到了不同的聲音:“我養殖的‘太空紅1號’紫菜荒年不荒,畝產水菜近3000斤,比本地品種紫菜增收近70%。” 該鄉龍泉島紫菜專業合作社社長伊根衛自豪地說。
在高塘島鄉紗帽綠紫菜養殖基地,記者在碼頭上看到一位養殖戶從船上卸紫菜,一網網綠中帶黃的紫菜被拉上岸,仔細觀察,許多紫菜邊緣已經腐爛。
伊根衛告訴記者:“這是最后一刀老品種紫菜了,再不盡快收割就會全部爛在海里,‘太空紅1號’就不一樣了,帶你到養殖海區看看就知道。”
在伊根衛的紫菜養殖區,記者見到了“太空紅1號”紫菜,伊根衛拽起一張網繩,黑亮的紫菜就覆在繩上。伊根衛從網上拽下一把已長到近20厘米的紫菜與老品種紫菜進行實物比較。他說:“老品種紫菜最多一般只能割8刀,而且越割到最后質量越差,爛邊多,而‘太空紅1號’就不一樣,它一般能夠割10-12刀,色澤黑亮,口感鮮甜,產值也高。”
據了解,2007年10月份,伊根衛在市、縣海洋漁業部門和上海水產大學專家的指導下,成功進行了新品種紫菜育苗,他試養了72畝“太空紅1號”紫菜,截至目前,已收割8刀,預計接下來還可再收割2刀。
隨著3月份紫菜育苗開始,今年,伊根衛將把“太空紅1號”育苗從100畝擴大至400畝,以推廣新品種紫菜養殖規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