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漁業報資訊:養蝦池水受到污染,導致蝦苗存活率偏低的問題一直困擾養殖戶。近日,浙江省平湖市某水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市級科技項目水產育苗用水綜合處理技術與工藝的研發開發通過了專家組的驗收,成功使蝦苗成活率提高近3成。
該公司總經理介紹,2006年公司剛成立,由于經驗不足,配套技術無法及時跟上,蝦苗的成活率只有6成左右,無法滿足周邊養殖戶的需求,經濟效益較差。為了改變這種狀況,2007年6月,公司投資108萬元在周邊村進行蝦塘改建,并與上海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合作并開始了生產性試驗,成效顯著。
該項技術主要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學相結合的原理,對池塘水質進行處理,最大亮點就是充分利用生物有益菌,達到增加單位水體溶解氧含量的目的。在特意騰出的30畝魚塘里進行污水處理實驗,800平方米溫室進行溫室培植蝦苗,通過3個月時間的建設和調試正式投入生產試驗。半年后,蝦苗存活率提高了近3成。
目前,該水產開發公司利用該項新技術,成功達到國家對育苗水質的要求,去年全年完成培育優質南美白對蝦苗3.2億尾條,每立方米水體育苗12萬尾,實現產值256萬元,利潤50萬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