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3-6-25新聞)據日本東奧縣栽培漁業振興協會的消息稱,6月10日上午,位于階上町的縣栽培漁業中心已經開始了本年的出售牙鲆幼魚的活動,并已經向位于鲹澤町的該中心日本海事業所發送了大約22萬條幼魚。
當天出售的幼魚是今年4月中旬采卵培育出的,平均體長約23毫米。東奧縣栽培漁業中心的大約15名工作人員排成一排,采取接力傳遞的方式將一桶桶從培育水槽中取出的幼魚轉移到了卡車的水槽中。
該縣栽培漁業振興協會計劃最終向日本海事業所出售大約60萬條的幼魚。另外,7月下旬還計劃向位于脇野澤村的下北事業所出售大約60萬條幼魚。按照計劃,這些幼魚在該栽培漁業中心及上述兩個事業所的中間培育設施中將一直長到50-80毫米左右,之后將放流到該縣沿岸海域。本年共計劃放流200萬條左右。
據該縣的統計顯示,1989年該縣牙鲆的卸船量陷入了低谷,僅為224噸。故該縣從1990年開始推行放流事業,近年來牙鲆的卸船量已逐步回升,特別是2002年牙鲆的卸船量已經達到了1144噸,突破了千噸大關。除1999年以外,從1995年至2001年,該縣牙鲆的捕獲量一直占據著日本全國第一的位置。據該縣的栽培漁業振興協會方面表示:“捕魚量之所以回升,除了推行放流事業以外,還與漁業者們提高了資源管理意識有關。”(中國漁網)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