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解放網資訊:

聊起這個季節的時鮮,首先垂涎的當然是“傳說中”的刀魚了。說它是“傳說中”一點兒也不夸張——多年前對于江蘇人、上海人而言,趕在清明前嘗嘗長江刀魚的鮮,那就像是中秋月圓吃大閘蟹一樣,略有些奢侈但可以偶爾為之。然而現在你要問小饕們“吃過長江刀魚嗎”,恐怕不如把問題換成,你見過長江刀魚嗎?”“
一盤清蒸刀魚動輒售價數千元的背后,其實并不只是商業炒作,而是這一著名洄游魚種瀕臨滅絕的事實。
這幾天在上海銅川路水產市場逛了幾圈,賣刀魚的攤位不過寥寥兩三家,全然不如前兩年的熱鬧。—條重150克的刀魚每公斤開價5000元,可是攤主的臉上絲毫不見得意笑顏,反倒是有些苦笑地抱怨:“開價高實在是因為銷售風險大,如果賣不掉放進冰箱儲存后再拿出來,我就得虧本推銷!”
原來,長江刀魚是根據水溫回游的,水溫不到就不會上來。今年由于春節后天氣偏寒冷,刀魚上來得特別晚,比去年晚了將近1個月,數量也大幅減少。因此去年此時上海刀魚批發價格在1500-2000元/500克,而今年則已經漲到了4000元/500克。
不甘心就這樣中斷采訪,于是,筆者特意驅車去了赫赫有名的刀魚“故鄉”江蘇靖江,決定到那里親身體驗一把遠比大閘蟹貴上數十倍的刀魚!
剛到靖江,當地朋友兜頭就向我們潑了一盆“涼水”!近年來因為長江污染加劇以及濫捕濫撈,長江刀魚產量逐年下降,價格也一再飆升。如今即使在靖江,能吃上正宗的長江刀魚也近乎成為奢望。
不過朋友仍舊帶我們去了靖江揚子江酒店,據說那里不僅有新鮮刀魚,更有會“伺候”刀魚的老法師!
關于刀魚
●為什么非要趕在清明前吃刀魚?
農諺有“春潮迷霧出刀魚”,所以刀魚是春季最早的時鮮魚。但是,前期刀魚雄性多,體大、脂肪多;后期雌性居多,體小,脂肪少。而到了清明后,刀魚的肉質就開始變老,俗稱“老刀”,身價也隨之大幅下跌。
●為什么有些刀魚賣得挺便宜?
各路探報都表明,今年刀魚價格再次扶搖直上,可怎么偏偏眼下有些水產市場的攤位甚至餐廳將刀魚“賤賣”,50多克重的刀魚幾十元就能吃上一條呢?要注意哦,過分便宜的刀魚很可能是“冒牌貨”!
刀魚有江刀、海刀、湖刀之分,不同的刀魚價格差距巨大。而所謂的“冒牌貨”,很可能是海里的刀魚,或者是去年清明節后捕到被冷凍了一整年的陳年刀魚。因為今年長江刀魚捕獲量很低,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新鮮長江刀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