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大連電視臺消息:我市有12項水產品獲得了大連“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今年一季度,它們的銷售收入達到10億多元,同比增長30%。
今年3月初,臺灣凱立公司主動找上門來,與獐子島集團簽訂年供貨1000噸扇貝的合同,并從當天開始供貨。凱立公司是在互聯網上看到“大連獐子島”地理標志,得知中國只有獐子島有底播扇貝,才主動找上門來的。
獐子島集團管理中心總監助理 王云:“我們公司在使用了地理標志產品之后,證明我們公司的海參、鮑魚、扇貝產品 全部是來源于一個原生態的海域獐子島,去年公司整體的銷售收入近10個億是與地理標志產品有很大的關系。”
地理標志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地理標志不僅是地方標志,更是質量標志、信譽標志。作為國際通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已被世界上許多國家采用,相當于國際貿易“經濟護照”,在通關入境、市場準入等方面都享受許多優惠。
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務處產地證科科長 潘有軍:“使用了地理標志以后,受到知識產權的保護,對推廣產品的知名度,增強企業的競爭力,都非常有好處。”
我市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起步于2001年,目前,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的地理標志產品有獐子島集團的“海參”、“扇貝”和“鮑魚”、大連棒槌島海產企業集團的“大連海參”、大連曉芹食品公司的“曉芹海參”等12個水產品品牌,這些產品都有一套嚴格的質量驗收和可追溯制度。同時為從源頭上保護大連地理標志水產品,我市在相關企業都建立了原種“基因庫”。
大連棒槌島海產企業集團研發中心主任 于金魁:“這個區域給它劃分為國家刺參原種廠的一個核心區域,這個區域里面不允許人工干預,所有的海參它的繁育狀態都保持一個最原始、最自然一個條件,在這個條件下我們采捕種參,人工育苗進行增殖,使海參這個非常純正的大連刺參的原種給它增值,給它擴大化。”
(本文已被瀏覽 2063 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