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3年02月25日新聞)張先生昨天中午來電:浙工大旁邊的上塘河里有上千條魚浮在水面拼命呼吸。我看到河水表面浮著一層油,不知道這是否與污染有關?
記者核實:下午1時,浙工大校園內的兩座橋上滿是前去上課的學生。有幾名大學生偶然探頭往橋下望,不禁“大驚小怪”起來:“喂,你們看‘黑龍江’里怎么有這么多魚?”
工大學生口中的“黑龍江”就是上塘河,因為幾年前上塘河還流淌著烏黑發臭的河水。可是昨天記者看到,河面雖然浮著一些垃圾、油污,但河水已不是烏黑,而是呈淡淡的黃綠色,在午后太陽的照射下,分明看見水里浮著大群的魚兒。
這些大多是鯽魚,它們少的三五成群,多的十來條扎堆,遠遠望去寬闊的河面中央竟都是黑色魚群,估計有上千條。這些鯽魚小的只有手指長短,大的看來有斤把重,正緊貼水面,翹著嘴在大口呼吸。不過魚兒看起來很機靈,當橋上有人靠近它們時,便一股腦兒鉆到水底去了。
此時河邊走來一個男人,左手提一張漁網,右手拎一個裝著魚的水桶。他說,上塘河里的魚都是野生的,但他桶里的魚卻是自家養在魚塘里的。記者不知此話真假,不過這時河面上兩名撈垃圾的工人卻遠遠地朝他喊:“喂,今天有沒有抓到10斤魚?”
曾經被稱為“黑龍江”的上塘河里哪來這么多野生鯽魚?它們為何浮在水面?記者與杭州市林水局取得了聯系,水管處人員聞訊后立即趕到現場。據了解,上塘河是從2000年7月開始從運河配水,估計隨著水質好轉,野生鯽魚從錢塘江取道運河來到這里。林水局人員觀察后認為,目前這條河沒有很嚴重的污染,表面的油污可能來自周邊的生活污水。魚兒上浮應該是天氣悶,水底缺氧所致。
不過之后記者從省氣象臺了解到,杭州正處于一個弱高壓中心,昨天的氣壓在這個季節是比較高的,應該不會存在水底缺氧的情況。
最后是動物專家給出了答案。據杭州市動物園動管科王科長介紹,春天天氣回暖,河水表面受陽光照射升溫,整個冬天都在水底挨凍的魚兒自然游到水面取暖。魚兒曬太陽是很正常的現象,與污染或缺氧都沒有關系。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