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質量新聞網資訊: 從珠海市斗門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獲悉,4月22日,“白蕉海鱸”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的形式審查并予以公示。它將有望成為斗門地區乃至整個珠海市的第一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斗門區是全國最大的海鱸養殖地區,由于水質和地理環境優越,養殖的海鱸質量好、產量高,一度暢銷國內外,成為斗門的一項農業特色和致富門路。然而,在水產品日益豐富和水產食品安全制度尚未完善的影響下,白蕉海鱸沒有及時地開展品牌建設,將優質海鱸混同于一般的水產品中,以致生產虧損、面積減少、逐漸走向下坡。為此,斗門區質監局從去年著手開展“白蕉海鱸”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工作。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申報歷經廣東省質監局初審和國家質檢總局形式審查,并由國家質檢總局于4月22日進行公示。公示的地理保護范圍是:斗門區現轄行政區域。
公示期為兩個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