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大連日報資訊: 一項由大連敖龍水產技術推廣公司研制成功的潮浪式浮子網刮產品日前通過市科技局和長海縣科技局聯合組織的技術鑒定。據了解,使用這項利用潮汐和海浪作用來清除貝類養殖網籠上污損物的綠色環保技術,可保持海水流通順暢,并能將養殖貝類的成活率提高20%以上,蝦夷扇貝的生長速度也可提高近20%;同時,如這項技術得以全面推廣,大連地區每年可減少海水養殖業40萬噸污損物上岸。
貝類養殖一直是我市水產養殖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縣區約有100多萬個網籠養殖臺筏。其中,長?h占50%以上,是我國最大的貝類養殖基地。近年來,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市貝類養殖出現養殖密度過大,海水流通不暢,導致病蟲害頻發、扇貝質量下滑的情況,而造成海水流通不暢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網籠附著污損物。
位于長海縣大長山島鎮的大連敖龍水產技術推廣有限公司,長年從事水產養殖科技研發及推廣工作。公司總經理敖志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過去清理網籠需使用岸上人工倒籠清理。按照長海縣40萬臺浮筏計算,每個臺筏大約100個網籠,共4000萬個網籠需要清理;每年需倒籠兩次,如果每個網籠上所掛污損物為2.5公斤,則總需向岸上排放污損物20萬噸,人工費用約2億元。這是一筆巨大的投入,而給生態環境帶來的損失更是難以估算。潮浪式浮子網刮充分利用海洋中潮汐和潮流運動的能量,以機械清除網籠附著物,可有效地保證貝類養殖節能減排、增產增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