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津報網資訊:忘記第一次見到它是在哪里了,反正一下子被這個有著四條腿和一個長尾巴、頭扁圓、大嘴小眼睛、皮膚光滑的小東西吸引了。還是6歲的兒子告訴我:這就是娃娃魚,你看它的四肢是不是像嬰兒?它還會叫呢,叫聲也像嬰兒啼哭。它的祖先是比我們人類更古老的地球居民,是3億年前與恐龍同一時代生存并延續下來的珍稀物種,是從水生到陸生過渡進化的典型動物,生活在山區的清澈溪流中,是山溪石隙間的隱士。每年7、8月間產卵,雄鯢將卵帶繞在背上,2到3周后孵化。
他的學名叫大鯢,是我們國家的二類野生保護動物。聽兒子這不知背于哪本科普書的介紹,再看看這個其貌不揚的家伙,心里想,看上去可不像它的名字那樣可愛。“五·一”期間朋友聚會,在天地燴旗艦店的大堂里,又看到了養在瓷缸里的娃娃魚。心下生疑,便向店員打探。
原來,這是娃娃魚的仔三代,是人工養殖。根據國家規定,可以上市銷售的必須是仔三代人工娃娃魚,餐飲機構必須經過省級畜牧水產局漁政處批準,方可經營銷售符合特定條件的娃娃魚。馴養繁殖和運輸等相關環節也必須經過許可。天地燴是目前天津市唯一一家獲得批準經營娃娃魚的餐飲機構。目前此店推出了娃娃魚全宴及金沙娃娃魚、紅酒松茸燴鯢肝等。之后看到有店員在向食客介紹關于娃娃魚的相關知識及保護規定。
據《西澤補遺》記載:相傳武陵山區澧水源頭(現今張家界武陵源),四周都是懸崖峭壁,沒有人煙。一位老者為逃避戰亂偕妻來到此,因身體虛弱又饑寒交迫,走投無路正準備投淵自盡時,卻發現水中一群生有四條腿、叫聲酷似嬰兒的魚在游。老者釣了幾尾煮來充饑,其肉鮮味美。老者吃了后精神煥發,蒼白的頭發不久變黑了。其妻吃過后也年輕了許多,皮膚嫩滑。此間蜀中一道士尋藥來此,遇到老者向他討了一碗湯。喝完后頓覺身輕體健,一道霞光閃過,眼前出現了兩尾魚頭尾相交的場面,驚訝的道士忙問老者緣由,老者介紹了自己的離奇經歷。道士聽完后到深淵一探究竟,頓時領悟了陰陽變化的玄機,創建了太極圖,并把這種魚取名為鯢。
娃娃魚作為一種傳統的名貴藥用動物,在歷代方石中多有記載。如《本草綱目》中有“鱗目、四部、大鯢……以癡疾”。《本草經集注》、《本草拾遺》等藥典中也有能“治癡疾、治牛、治斑疾”的描述,表明了大鯢入藥在提高智力、美容、益膚方面有顯著功能。現代臨床觀察,娃娃魚更有滋陰補腎、補血行氣的功效,對貧血、霍亂、痢疾、瘧疾、血經等有顯著療效。大鯢的皮膚、分泌的腺體、胃、尾部脂肪在民間的偏方中也各有運用。近十年來的研究表明,大鯢體內富含豐富的金屬硫蛋白(MT),能清除人體內自由基和過量重金屬離子,從而能起到調節人體微循環,預防重金屬中毒,延緩衰老的作用,并有可能用于老年癡呆和癌癥的輔助治療。
娃娃魚也是一種食用價值極高的經濟動物。其肉質細嫩,風味獨特,營養價值極高。娃娃魚肉蛋白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包括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總量為91.92%,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為39.69%,其EAAI指數明顯高于其他肉類。
也許,正是娃娃魚這如此多的功效才使得人們對其趨之若鶩。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高傲地面對自然的時候,總是現實而功利的。也正是因為此,國家才做出了一系列的嚴格規定。作為天津唯一一家獲得經營許可的餐飲機構,天地燴希望人類在不違背自然法則的前提下合理開發、享用自然資源,包括大鯢。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