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山日報資訊:當前廣東省中山市漁業已進入放養后期和養成前期階段,預計全市水產養殖面積保持在35萬畝。市海洋與漁業部門近日在一個專門會議上表示,今年將繼續推進養殖結構優化調整,減少市場價格較低的養殖品種,大力發展高效生態漁業,促進我市漁業持續、健康發展。
據了解,今年全市漁業經濟有望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預計全市水產養殖面積保持在35萬畝, 其中優質水產品養殖面積占69%,比去年提高7%以上,預計總產量將達33萬噸,總產值將達47億元。
目前,全市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有12萬畝,“四大家魚”養殖面積10萬畝左右。此外,還有 1.1萬多畝羅氏沼蝦、1萬多畝甲魚、1.7萬多畝脆肉鯇、2700 畝筍殼魚、6000 多畝禾蟲、3800多畝觀賞魚養殖基地等,形成了各具特色養殖基地。初步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洜I的中山現代漁業格局。
抓好漁業基礎設施建設,是改善水產養殖環境的有效措施。我市去冬今春的魚塘整治力度較大,預計全市今年共整治低產基塘4.1萬畝。
同時,中山市各地轉變漁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高效生態漁業,提高漁業綜合競爭力,采用政策鼓勵、資金扶持相結合,不斷推進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工作,并以此為依托大力推行水產品標準化生產。目前,中山市已通過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證的單位有54個,認定面積共13萬畝。2009年全市計劃組織5-8個條件成熟的養殖單位申報無公害產地和產品一體化認證。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