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對蝦=一輛轎車 舟山首創省內大棚養蝦模式
養蝦也能像種蔬菜一樣,在大棚里進行?
舟山旭旺養殖場場長陳文龍就是浙江省第一個“吃螃蟹者”。在全省首創大棚養蝦的他,獲得了一畝對蝦塘一年11萬元的高收入,創下了全省蝦塘畝效益最高紀錄,當地人笑稱他“養一畝對蝦一年就可以開出一部小轎車”。
“一畝蝦塘需要投多少蝦苗?”“18萬尾,從海南進的蝦苗,每萬尾110元。”“啥時可以上市?”“5月份,每斤可以賣到20多元,第一茬賣完后七八月里再放苗,到春節前后賣第二茬……”
近日,記者在位于定海區小沙鎮毛峙村的養殖場內見到了陳文龍。今年54歲的陳文龍“與魚蝦打了一輩子交道”。長年養殖對蝦,陳文龍摸索出了一套養蝦的門道,但他也不無苦惱,盡管效益年年有,但對蝦的產量一直上不去,最讓他著急的是,自己的對蝦價格賣不過人家。“當時阿拉的南美白對蝦是八九月上市,一公斤只能賣20多元,而每到春節前后,從海南、福建等地運過來的對蝦,每公斤可以賣到70元,這差價實在是太大了。”
苦思之下,陳文龍萌發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很多反季節蔬菜、水果利用的是大棚種植技術,那對蝦是不是也能在大棚里養殖呢?
很快,投資120萬元、開全省先河的對蝦養殖塘鋼質大棚終于建了起來,首批建了5只,每只占地2畝。從當年4月開始,陳文龍反復探索試驗,由于對引來的海水進行了淀清、消毒、過濾處理,加上聘請了專家進行指導,蝦苗成活率超過七成。通過近兩個月的摸索,對蝦平均體長長到9厘米,大的個體達到11厘米,畝產量2000公斤,產值在5萬元以上,并且每年可養殖兩茬,由于錯開了上市旺季,每斤對蝦的價格也要貴出10元。而普通室外養殖對蝦不僅只能養一茬,且畝產只有100多公斤,陳文龍的大棚養殖模式收益比傳統養殖高出數十倍,當年,100多萬元的盈利就使陳文龍收回了成本。
盈利頗豐的陳龍文還創下了平均畝凈利11.12萬元的全省蝦塘畝效益紀錄,成為浙江省首批15項“農業吉尼斯紀錄”之一。到2008年,他先后投入550萬元,建成了15只養殖塘鋼質大棚。
自己富裕了,陳文龍還帶著大家一起致富。前些年,當地許多漁民轉產轉業后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陳文龍尋思著能幫他們一把。他把自己的養殖場規模擴大到了600畝,然后租給轉產的漁民,自己對他們進行養殖技術指導。“去年,整個旭旺養殖場的銷售額超過了1000萬元”,定海區海洋漁業局副局長周晨光告訴記者。眼下,在旭旺養殖場搞養殖的轉產漁民有40多人,年收入最低的也有六七萬,“像養殖大戶王安寧,包了70畝地養梭子蟹,年收入有20多萬元呢。”
大棚養蝦讓陳文龍出了名,周邊縣區以及遼寧、福建甚至日本、韓國等地前來取經的人絡繹不絕。陳文龍告訴記者,好東西就應該讓人分享,他不怕人家模仿,但他要實現一個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成為全國第一。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