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珠海新聞網資訊:由于南海休漁,一周之后廣東省珠海市可能出現海產品數量相對減少和價格上漲。昨日是休漁開始后的第4天,記者走訪珠海市各大市場了解到,休漁帶來了部分海鮮種類、價格的變化。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休漁期間的魚價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平穩。記者在朝陽等集貿市場看到,休漁至今,海鮮市場上的貨源依然充足,各色冰鮮魚類均供應充足。“個別魚有變化,但變化不大。”朝陽市場海鮮攤檔中一位姓歐的老板介紹說,目前貨品的種類沒有太大變化,不過相比較休漁前,紅衫魚多了不少。“單層刺網還是可以用的,多層刺網今年開始不能用了。”歐先生說,因為單層刺網不屬于休漁限制的對象,因此用它打撈的紅衫魚近日不減反增;往年受休漁影響不大的剝皮魚,今年因為多層刺網被“禁”而價格上升,現在這些都是冰鮮的,過段時間就越來越少了。歐先生指著攤檔上大小不等的剝皮魚說,目前剝皮魚的進貨價都已經在14元錢左右,比之前上漲了近一半。“馬鮫魚、白鯧魚會越來越少,黃花魚因為可以養殖所以影響不大。”
“明顯的變化要到中段才表現出來。”朝陽市場一位熟悉市場的負責人表示,目前海鮮市場品種沒有減少,價格變化也不大主要是因為,一來一些出海較遠的漁船近日才陸續返回,還有不少貨品。此外,還有一定數量的冰鮮貨品可以供應。預計休漁進入中段時,市場上魚類種類和價格將會有更為明顯的變化。“再過一個星期左右,就可能逐漸表現出來。”
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隨著南海伏季休漁經驗的成熟,在此期間,各種魚類價格將保持平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