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海南日報資訊:
5月27日,樂東黎族自治縣在鶯歌海灣為剛建成的6艘180噸大型鋼質漁船舉行入海儀式,并將于休漁期后投入正式出海作業。據介紹,這批漁船為樂東現有最大的漁船,如此大規模大型鋼質漁船集體下水在我省尚屬首次。
樂東有6個沿海鎮,8個漁業自然村,全縣漁業總人口約2.8萬人,年人均收入3700元;擁有漁船1350艘。去年全縣水產品總產值約3.4億元,占全縣生產總值的12%左右。
近年來近岸海區漁業資源由于利用過度,一些優質魚類資源衰退,外海區資源開發潛力較大。但樂東原有漁船大多數又舊又小,技術裝備落后,只能在沿近海生產。
樂東黎族自治縣縣委書記吳井光說,針對該縣海洋捕撈業滯后,漁船少,捕撈作業僅限于淺、近海,制約了樂東海洋產業發展的實際,樂東縣委、縣政府把建造大型鋼質遠洋捕撈漁船向海洋要效益作為保增長的一項重大工作。
從2007年起,樂東就積極融資建造大型鋼質遠洋捕撈漁船,赴西、南沙等遠深海捕撈作業,以實現該縣捕撈作業由淺到深,由近到遠的轉變,幫助漁民開發南海海洋漁業資源,實現造大船、闖大海、捕大魚、賺大錢目標。
2008年,樂東通過城鄉信用社貼息貸款960萬元,漁民自籌資金300萬元的方式,由儋州市白馬井造船廠建造6艘、每艘180噸鋼質捕撈漁船,扶持漁民開展外海捕撈作業,貸款年限為5年,縣政府財政貼息5年。歷時一年多,樂東投資建造的大型鋼質遠洋捕撈漁船終建成入海。
樂東黎族自治縣縣長黃嘉琪說,6艘180噸大型鋼質漁船的建成下水,標志著海洋漁業經濟將成為樂東又一經濟增長點。
據了解,這批漁船委托鶯歌海鎮及下屬漁業合作社運營。
鶯歌海搏海捕撈漁民專業合作社的吳淑良說,這些大船主要是到深海捕撈紅魚、鯧魚、馬鮫魚、魷魚等多種經濟價值高的魚類。
省海洋與漁業廳還為這6艘漁船發放了共60萬元的生活補貼,獎勵樂東漁民造大船闖深海。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