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江西日報訊: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暨執法年活動自3月正式啟動以來,取得了階段性實效。截至5月底,各級農業部門檢查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1.46萬個,查找出問題1082個,已全部責令相關單位認真進行整改;監測農產品生產經營場所4992個,抽取各類農產品樣品3012個,檢測合格率達到97.54%;查獲各類假冒偽劣農資3726噸、貨值569.4萬元,直接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453.73萬元。
各級農業部門查繳禁產禁售農藥123公斤,發現使用禁用農藥行為2起,已當即勒令整改。同時,各級農業部門指導農產品生產者科學使用農(獸)藥等農業投入品,遵守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或者休藥期的規定;建立完善農產品生產檔案,加強質量安全管理,從生產環節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關。
三聚氰胺、“瘦肉精”和“蘇丹紅”等禁用化學物質是此次排查的重點,我省對現有的329個奶牛養殖場、37個生鮮乳收購站全部進行了排查,沒有發現添加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質的違法行為。各級農業部門共查獲含“瘦肉精”等禁用化學物質的生豬5起,對當事人依法進行了處罰。各級農業(水產)部門對278家苗種生產單位、1897家養殖場進行了質量安全監督抽查,沒有發現在水產品苗種繁育和養殖過程中違法使用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等禁用藥物的行為。
省農業廳3月中旬組成6個檢查組,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重點生產企業進行檢查,對在檢查中發現有投入品使用管理不規范、記錄性文件不完備、超期用標等問題的,督促企業立即整改;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又共抽取綠色食品樣品69個,會同工商部門對發現的2個假冒綠色食品進行了查處,對發現的2個超期用標綠色食品當即通知超市下架。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